第十九章马扩入燕(1/2)
() 到燕京劝降的张宪和赵忠,被耶律淳斩杀,这让童贯大吃一惊,他没想到,耶律淳竟敢如此狂妄。童贯既怒火中烧,又心情沉重。
张宪和赵忠都是宦官,跟随童贯多年,鞍前马后,忠心耿耿,二人这次为国捐躯,也算死得其所。童贯亲自执笔,奏明圣上,以求表彰。
宣抚司府衙院中也有一棵大杏树,但杏花早已凋谢,一枚枚青杏,隐藏在绿叶丛中,偷偷生长。清风吹来,绿叶翻飞,青杏含羞。
童贯召集有关人员,在宣抚司讨论安排下一步行动。童贯说:“现在看来,皇上的上策,是已经落空了,燕京官民并不像和大人所说的那样,什么箪食壶浆,比肩引颈,我看纯粹是和大人一厢情愿。”
和诜低着头,默默不语,脸sè灰白,心里感到纳闷:事情怎么会这样呢?
刘韐建议说:“太师,可否令赵诩派人到易州招降试试?易州是他的老地盘,应该有熟悉之人。”
赵诩就是两年前在辽国率众起义的董庞儿,他后来被大宋招降,徽宗赐名赵诩,这次也跟着童贯来到雄州前线。童贯立即派人把赵诩找来。
赵诩长得又瘦又高,像根麻杆似的,说话声音尖细,他说:“易州那里我有个朋友,叫史成,他可是易州赫赫有名之士,家产万贯,广交江湖豪杰。我给他写封信,太师可派人持信去易州与他联系,让他起兵献出易州城。”
童贯闻言大喜,派宦官谭九殿直携带书信和礼物,秘密前去易州。
可是,没有料到,史成根本不把赵诩当会儿事,竟然将谭九殿直等人捆绑起来,直接送到燕京,交给耶律淳。不久,谭九殿直等也惨遭杀害。
童贯又损失一名宦官,感到心痛不已。童贯觉得劝降之路难以走通,皇上的中策,恐怕也要落空。他准备实施下策,打算让大军往边境集结,给辽国施加压力。
赵良嗣建议说:“太师,不妨再派人去燕京面见耶律淳,劝降一次试试。”
童贯感到不可思议,问道:“再去,不还是送死吗?”
“不然。太师,张宪、赵忠和谭九殿直都是以私人身份去劝降的,所以被杀。这次再去燕京,要代表大宋国,公开前去劝降,我想耶律淳他不敢怎样。”
童贯沉思半晌,问:“谁去?”
“我去。”赵良嗣语气坚定,信心百倍。
童贯摇摇头。“你去更不行。你曾是辽国官员,你从燕京弃暗投明,来到大宋。你若再去燕京,岂不是自投罗网?耶律淳肯定不会放过你。”
“那么,下官推荐一人。此人肯定能行。”
“谁?”
“马扩。他有勇有谋,一定会不辱使命。”
童贯眼睛一亮,他认识马扩,知道马扩是武举出身,曾随父马政出使金国,在金国以shè箭而扬名。
“他是合适人选。”童贯点头称赞道。
此时,马扩在汴京,官居邠门宣赞舍人。
童贯立即派人回京城,请马扩来雄州。
这天,马扩来到雄州宣抚司府衙,面见童贯。童贯一看马扩相貌堂堂,回身上下正气凛然,心里无比欢喜。他握着马扩的手,把任务简单介绍了一下。
对于出使燕京,马扩早有思想准备。他说:“太师,燕京即使是龙潭虎穴,下官也不会畏惧。为大局着想,下官提出几条要求,不知行否?”
“请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