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初遇青帮】上(1/2)
() 右手在横梁上一撑,殷皓从横匾后窜了出来。身子翻滚中,左脚顺势向后一摆,狠狠地踹在身后的横匾上。只听得“咚”的一声巨响,横匾摇晃了几下,和着“扑簌簌”落下的灰尘,向正坐在龙椅上的年轻男子的头上罩去。
殷皓双脚在殿中的柱子上一踏,纵身一跃,接住了落下的横匾。年轻男子正和别人交谈,哪料得到竟会“祸”从天降,顿时被落下的灰尘弄了个灰头土脸。
“正大光明”横匾的背后,从前是“建储匣”的藏放之地。雍正皇帝即位之后,有见于皇子之间为争夺皇位而手足相残,便设立了秘密建储的制度。即皇帝生前不再公开设立皇太子,而是秘密写出所选继承人,将文书置于“建储匣”中。皇帝死后,再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也没有儿子,这项秘密立储的制度已是名存实亡。“正大光明”横匾的背后,不知积了多少年的陈年老灰,年轻男子身上的黑西装变成了灰西装,头发也被染成了灰sè。整张脸只剩下一对惊恐万状的眼睛,在滴溜溜地乱转。
“来人啊!护驾,有刺客!”男子连滚带爬躲到了案几下。守在一旁的众人一个个奋不顾身地冲上前来,但宫殿里灰蒙蒙的一片,不是撞翻了蜡烛,便是被七七八八的东西绊倒,一个个变成了滚地葫芦,乱成了一团。土肥原贤二右手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突然醒悟到为了晋见宣统,身上何曾带得什么武器。慌忙中跌跌撞撞地躲在了一根大柱后。
大笑声中,殷皓单手夹住横匾,双脚连点殿中的大柱,纵身跃出了宫殿。
宫殿外的回廊里,李三已被一个手持腰刀的汉子逼到了死角。这汉子身材魁梧,一身大清内宫侍卫的装扮。忽听得一声痛呼,汉子手中的腰刀带起一串血珠,李三的右胁被划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要不是他缩骨法的修为颇jīng,急切间将身子缩成了一团,只这一刀,便能将他剖腹开胸。李三右脚在廊柱上一踏,正待跃将起来,汉子腰刀一撩,李三身子一侧,虽然躲过了要害,但右脚已被砍中,鲜血飞溅中,“扑通”一声倒在地上。
宫墙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很显然这里的声音已经惊动了他人。脚尖在廊柱上一点,殷皓的右脚踏上了汉子的手腕。汉子正举刀劈向地上的李三,忽然只觉得右手重似千均,刀一歪,劈在了地上的青石,溅出了一溜火星。
殷皓不由略感惊讶,这一脚虽然没有用尽全力,但即便以秦烈的身手,也受不住他这一踏。这人的腰刀竟没有脱手,身手果然了得。
“他是宣统亲封的大清第一巴图鲁,汉名叫宋鑫,殷爷小心点!”李三惊魂未定地从地上爬了起来。
只这片刻功夫,几十名内宫侍卫便跑了过来。殷皓看了看围在四周如临大敌的众人,冷笑了起来。宣统挑这种时候来召见土肥原贤二,肯定是心中有鬼。紫禁城的外廷到处都是北洋士兵,量这些侍卫也不敢对自己使用枪械,以免被在外廷看守的士兵发现,招惹北洋zhèng fǔ的注意。只要这些人不使用枪械,就算再多来几倍的人,又有何惧。
“大清第一巴图鲁又如何?”殷皓将手中的牌匾丢给了李三,双手抱胸地说道。
刚才殷皓这一踏,宋鑫是有苦自知。右手到现在还提不起丝毫的气力,当下腰刀交由左手,双眼死死地盯着漫不经心的殷皓。他心中已把这人当作了生平仅见的大敌。
“你们不是他的对手,这一战,我来!”宋鑫对着正待冲上前来几名侍卫一声大吼,单手提刀,提起了十二成元气。
身子不见作势,殷皓忽然跃在了半空,躲过了宋鑫雷霆万钧的一刀。一旁的众人不由大吃了一惊,轻功高明之人,他们不是没有见过,但像殷皓这般不需任何借力之处,便能一跃丈余,哪里还是人力所为?李三在殷皓身后看得真切,单凭这一手,他便知道殷皓和自己较量时一直未竟全力,这场赌约,从一开始自己便输了。
宋鑫就地一滚,殷皓的右腿从他头顶上扫过,“嘭”的一声闷响,重重地踢在宫墙上,这道极为坚固的宫墙竟轻轻摇了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