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22天子 > 第一章【大篆残页】

第一章【大篆残页】(1/2)

目录
好书推荐: 人类补完 战国无双志之刺客传 邪神弑天 侠机甲——全金属江湖 极品阳神 启战蛮天 青春梦逆行 地狱生存法则 不求人少将 月阳鬼神

() “你好,请给我订一张飞机票。”殷皓一边说一边掏出衣袋里的东西。衣袋里只有000元现金和一张存有1万元的银行卡,钱的数目,刚才在商场的柜台前他已经数得很清楚了。

008年的最后一天,西南某小城的民航代办点里,一男一女两名青年工作人员正有一搭没一搭地开着玩笑。因为临近下班,就连最爱和同事说点荤段子的男工作员都提不起劲来。

“娟子,有人订票。”男工作员懒洋洋地喊了喊旁边低头看书的同事。

“说了不要叫我娟子,懒鬼,你就不会订票啊!”叫娟子的年轻女子一边唠叨一边抬起头来。

眼前这名男子,竟似看不出他的年龄。板寸头,头上不见一丝白发,下巴上的络腮胡蓬松的一片,饱经风霜的脸上光洁的额头舒缓地展开。一双清澈已及的眼睛却给他平凡的外貌带上了一丝灵动的sè彩。“000元的国内航班最远能飞到哪儿?”听到男子古怪的话,年轻女子正敲击键盘的手指都惊愕地慢了下来。

“明天上午9点5分省城经上海和哈尔滨,再转飞佳木斯的飞机,票价960元,行吗?”好半晌,娟子才在电脑里找到了航班。对面的男子并不催促,接过机票,紧了紧肩上鼓鼓囊囊的牛仔袋,友善地朝她笑了笑。

殷皓提着牛仔袋回到家中。这套被称为“家”的房子,是属于自己的最后一晚吧。一年前当殷皓从青藏高原的无人区赶回家时,父亲已经躺在了手术台上。他竭尽全力地为父亲下针过脉,惟一的收获便是被医生断言活不过一个月的父亲,在床上多熬了十个月。

对于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的母亲,殷皓只有一点很模糊的印象。记忆中母亲同样长着一双很亮的眼睛。上初中那会儿,到处都刮起气功热,殷皓就用一双又亮又大的眼睛,在小城的地摊上翻阅一些所谓的气功秘籍和佛道典籍。

让殷皓感到困惑的是,佛教自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原以来,佛门弟子圆寂后肉身不腐的记载,比比皆是。最为有名的,莫过于仍存于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禅宗六祖慧能的金身。奇怪的是,作为历史同样悠久的道门,却找不到类似的记载。

殷皓出生的这座小城,历史能追溯到chūn秋战国,小城的图书馆少不了几本古籍善本。在市文化局任副局长的父亲,给图书馆的领导打了一个电话,殷皓便获得了借阅这些古籍的“殊荣”。尽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宁愿每天撑着下巴,抽烟喝茶发呆看报,或是哈欠连天地扯着明天喝喜酒该送多少红包的鸡毛蒜皮,也不愿自己来享受它。

在书库一个铺满灰尘的角落,他意外地找到一口箱盖已经朽破的木箱。木箱里有几本明刻本的道家典籍和两张用大篆写就的散页,看纸张,不像是什么古本,倒像是今人在宣纸上滕就。再想寻找其它散页,就着书库里比公共厕所的照明灯还暗些的灯光折腾了一番,除了一脸灰尘,一无所获。

传达室的老李头是图书馆年龄最大的工作人员,吧哒着殷皓从父亲口袋里摸来的好烟,老李头眯缝着眼说开了。这口箱子是以前抄家时从一个老学究家里找到的。十几年后想要归还,老学究早已去世,身边又无子女,便拖回了图书馆。

“当时,就是我和另外的几个人一起去的造纸厂废品仓库。”从造纸厂到图书馆要穿过大半个城区,几人就在路边雇了一辆板车。这车夫烟瘾极大,烟瘾犯时,就随手从身后朽破的箱子里扯过一张,就着荷包里的烟丝卷起了“喇叭筒”。当时,他嘴角闪烁的“喇叭筒”上,似乎正有一些奇怪的文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