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异仙道 > 一百九十六 人灵珠(二)

一百九十六 人灵珠(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魔法软硬件 蛊医 天坑虫变 邪恶奴仆 世界末日之异军突起 宝石王 无尽的罪与罚 至圣仙师传 大唐皇帝传 黯灭不顺

一百九十六人灵珠(二)

原来放勋还在幼年,已经深得中央大帝喜爱,被赐封人界做了唐侯,如今悬圃百果群仙会在即,黄帝派出神官,以侯爵仪仗迎放勋赴会,在三界赴会众仙中,放勋是最为年幼的一个,而且他甚至于无心仙道,只喜与桑农作伴,喜爱耕作田园的生活。

放勋还在诞生之初,午夜天生一轮斗大红日坠落后宅,其后放勋即出世,还在襁褓之中就屡次遭遇修道之人狙杀,幸而有平山在旁护佑,都转危为安。

平山其人也是一个异数,还在母亲胎中即手脚天折,出身以后被遗弃于荒野。

玄都天老君每世都有化身行走人间,幸而平山为老君救回,方才得窥天道。平山苦心向道,历百年成就金仙,因为是老君人间化身点化,不闻名于三界,一日偶于老君居所的司南神器上看到红日夜坠,知道放勋有人皇之像,于是自愿前往辅佐。

因为平山手脚皆是天折,修道也不能复原,所以生平只坐于车架之间,虽然得以辅佐圣皇一世,却名号不彰显朝野,所以远远看到平山车驾,媚娘与赤角大仙也不相识,只是隐隐从车上传来的气息博大精深,倒是再明白不过――放勋身边有异能之士,倒是因此对于他的安危有了一点心气,不似刚才担心他只是一个照面就会遇险,因为老爹交代,这斜坐龙马华盖之中的幼儿乃是今后地人皇,禅让人皇之位与禹。方才有了千秋万世的华夏王朝。

“戒备,有人藏在前方雾中,”那些道人掩饰的很不错,平山直到接近云雾方才察觉到异样,他很懊恼自己的迟钝,事先有过卜算,知道有惊无险这才大意了。他是个严于律己的人,为了放勋安危。还是带上了神器司南。

司南为老君显化人间假托他人所造,大破蚩尤混沌迷阵立下首功,司南乃是一柄先天磁匙,选于一方玄玉石牌之上,上划时辰方位,阵法玄机,包罗万象都不为过。能破世间所有阵法幻象,可预警劫数,刚才平山听到司南振动鸣响,再以神念查探,才预知到云中的危机。

黄帝精卫都是仙兵,精擅法阵,听到平山预警,连忙勒住龙马缰绳。一面面五色旌旗围着放勋四周飞快摇动,只见地火生烟,朗朗晴空霎时被浓雾弥漫,风起云涌急速波及了远处云雾,云雾被吹开显出一队十几个道人,突然显露在外面都是一愣。呆住了。

正在主持五行旗阵的天将也是惊讶异常,见着那领头地黑衣道人,连忙弃阵而来,到了近前下拜,竟然口称大将军,想不到那埋伏的人竟然是中央天帝手下第一神勇大将力牧,当初黄帝分封天下五帝,其中东帝为伏羲皇,南帝神农,西帝少昊。北帝颛顼。自己领中央天帝,后来炎帝部巫族作乱。七十二圣君为黄帝剿灭,之后逐渐将天界大权移交了颛顼,这力牧领天庭兵马大权。

力牧不仅智谋无双勇武彪悍,一身道法也直追当年蚩尤大巫,在涿鹿星原就是力牧数次舍命挡住战胜地虎魄杀神剑,挽救黄帝性命,其威望在天庭只在一人之下,谁料到竟然也行这藏头露尾之事。

众天兵见虚惊一场,都撤去旗阵,唤了龙马前行,放勋未曾见过力牧,小儿心中疑虑,也无法开口,就于车驾旁询问平山,平山知道力牧乃是黄帝重臣,想必是前来接应的,放勋身怀人皇异象也不是秘密,实在是小心无大错,于是命车驾前行去见过力牧。

远远藏匿的媚娘与赤角大仙因为老爹事先警告,却不敢大意,魔龙悄悄遁出元神,在迷雾掩盖下四下探查,突然感应到四面八方无数道气息合围过来,嗖嗖的破空声音抢先杀到,好像蝗灾一般密密麻麻的箭雨铺天盖地而来,真是螳螂捕蝉,后面跟着黄雀,等各方放松警惕的刹那间发动了致命打击。

箭袭声惊动了云下众人仙,一个个都放出法器把放勋龙马团团围住,慌乱间哪里来得及布阵,眨眼间四面黑压压的一片箭芒闪动,带着腥臭作呕地气味覆盖过来,那些道法低微的仙兵没有一个逃过敌人的毒箭,毒箭歹毒,即体就蚀去骨肉,数百仙兵化作一团团浓血漂浮在空中,众仙闻到一点腥味都是根虚气短,好不厉害。

赤角大仙见放勋暂时没有危险,只是立在高出观看,紧随箭雨之后的是四面扑天而来的虫子,都振翅冲来,震动着翅膀的嗡嗡声传遍数十里,那些虫子都是一色墨绿颜色,背上生了四双翅膀,惯于侍弄蛊虫的赤角大仙从巫门秘笈里知晓,那些虫子原本生于十万大山,是毒虫谷积尸中生出的变异尸虫,成年尸虫蛹化而生双翅,精炼大成之后变为四翅,用一十八种剧毒虫草精心喂养,加以饲养蛊虫之人心头血食,通灵非常。

那些虫子无论遇到水火雷击都会爆裂成一股稠密地汁液四处扩散,若是不知晓毒蛊习性,一用雷法天火轰击,那些毒汁遇上什么都快速腐蚀,不成浓血决不消散,估计那些箭羽也是用尸虫口涎涂抹了方才如此厉害,看来想要放勋性命的乃是巫族中人无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