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万民刍狗(1/2)
() 十一、万民刍狗
意气风发青年少,太学生多报国难。
空负奇才无用处,何rì能登天子堂?
萧衍称帝后的第一任尚书左仆shè容稽向萧衍道:“圣上,现今国库空虚,而臣观百姓之家仓廪充实,钱庄中,百姓的储款亦多,臣有三策,既能让百姓乖乖地把钱交给国家,大力充实国库,又可让陛下的圣明睿断之名rì隆。”
“哦,爱卿请讲。”
“一则太学扩招,在每个郡级城市最少都设立五座太学,国家不再负责太学生的学校和生活费用,每名太学生需缴纳一定不菲的学费;二则城中建筑用地收归朝廷,凡县级城市以上严禁私人私自修建楼堂馆舍,建筑施工坊必须取得朝廷认证的资质,城市建筑用地由朝廷公开明码标价拍卖给建筑施工坊,设立楼建局,对城市用地和农村建筑统一管理,课征房产税;三则将所用医馆和医疗资源向全天下的官吏和老百姓开放。”
“前两计听来到是可以收到不少民脂民膏的,可是这第三吗?”
“皇上,医馆和医疗资源向全天下的官吏和老百姓开放,并不是说免费的,前朝的官吏凭级别高低可以减免相应的医疗费用或免费医疗,百姓也根据地区富裕和疾病程度不同,公立的医馆也相应地免除费用,现在不同了,天下再也没有白吃的午餐了,除去京城少数的王公大臣外,其它人就医一概收取医疗费用。”
“前两计可能百姓无异议,第三策就怕百姓菲仪颇多吧。”
“第三策实施起来时,可做一些名义上的改动,即为国立过军功、大功之人和实在贫寒之人,仍然可以享受某种程度的免费医疗,可以免费开方和免费享受某些常见病用草药的治疗,不过对外不宣称是常见的草药罢了。”
“爱卿所言有理,准奏,就此实行吧。”
于是,上太学不收费,朝廷供给太学生食宿费用,大病、重病由国家全额出钱免费医治,百姓建房自愿、zì yóu等三条由宋朝开国皇帝刘裕所创良好国策就这样被更改了。
教育、房子、医疗成为了梁朝百姓所形容的三座大山。虽然大梁建立后,无大的战乱,不像北魏动乱连连,但是大梁的百姓仍然成为了房奴,医奴,生活在奔波忙碌之中,终rì的辛苦劳累,只是为了养活大财阀和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