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目标(二)(1/2)
()(处理完个人琐事恢复更新,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后面多一些狙击手的东西,不知大家是否有兴趣。如果不需要告诉我,我赶紧打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狙击手就是远远地猫在隐蔽场地点,偷偷向目标打冷枪。基本上是独来独往的独行侠式人物,充其量也就是两个人一组,一个观察、一个狙杀目标;偶尔也可能客串一把临时指挥什么的,基本上还是以自己完成任务为主。就好像武侠小说中的刺客,轻易不会出手,出手就是一击必杀。这种想法不能说错,但绝不能概括狙击手全部的职责和价值。
事实上狙击手并非单枪匹马的ziyou行动,而是以小组形式在连长、营长或者更高一层首长的指挥下,对远距离上的重要目标实施jing确打击;并为现场或后方指挥官提供及时的战场情况报告。恰当地运用狙击手能扰乱敌军的运动、侦察和渗透,甚至在敌军士兵当中产生心理恐惧,由此引起混乱并降低其士气;同时对于一些关键位置和设施的狙杀(像油库、机场塔台),甚至能够影响敌人整个战斗部署的进行,从而影响到敌人的战斗决心和作战行动。
其实在部队中,狙击手(也许说是神枪手更为准确)并不神秘。像叶扶苏他们duli团,从抗美援朝开始就有了这样的专职狙击手。这两年更是通过对外军资料的研究,不断训练强化这个岗位。其他很多部队也在加强专门的狙击手训练和相关的战术条令。但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基层军官不了解狙击手的价值和应该怎样使用他们,所以许多受过良好训练的狙击手都只被当成一个神枪手而浪费了,这种情况几乎在很多部队中都存在。就拿叶扶苏他们这个军区来说,各个部队经常有请刀锋的人去给训练侦察兵的,主要是瞄着侦察、捕俘那一套,基本上没人动狙击手的脑子。简单地说,大家都在犯着duli团在演习中犯的错误:狙击手=神枪手=高效固定火力点。即使像叶扶苏这样看了不少资料,又听过宗国疆的讲解,对于狙击手的理解依旧是一知半解。直到真正的参加了选训队训练,叶扶苏才开始逐渐了解一名狙击手的真正含义。
首先,狙击手是以小组的方式,可能是两个人,也可能更多人组合在一起的。指挥狙击手的指挥官首先应该弄清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不能把狙击手的行动钉死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上,要给予狙击手最大限度的行动ziyou。而狙击小组也一定要清楚指挥官的意图、作战方案和火力支援计划,一定要自己选择在现场的部署位置,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要在什么位置上才能获得清晰的shè界而又便于隐蔽。狙击手不能被敌人发现,因为他们的位置比别人要靠前的多,机动能力也比其他人低得多,而且也无法有效防御敌军的火力,一旦被发现就必须马上退到敌人看不到的地方。所以狙击小组要先于其他部队进入战场,而且最好有护送队(班或排)一起行动。这样可以使狙击小组在战斗打响前及时就位,护送队也能在狙击小组遇险时及时提供援助。
其次,狙击手必须在出击前弄清几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需要完成或协助的任务类型。到底是干掉敌人的高级指挥人员还是瘫痪敌人的核心系统;到底是要进行sāo扰还是要实施破坏xing攻击。进而开始了解其它情报,制订初步计划,选择弹药等工作。第二是敌方部队的兵种和规模,从中确定(或接受命令)最有价值的狙击目标。很多人都把狙击手狙杀的第一顺位定义为对方的狙击手,好像看到对方的同行“一定”要优先表示一下“欢迎”,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狙击手狙杀的第一顺位一定是,也永远应该是事先确定的目标。即使知道对方的狙击手存在,甚至被对方狙击手用枪指着头,你也应该紧紧盯住自己的目标。只要能够完成任务,摧毁目标,其它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都不重要。第三是行动地区的具体地形地物,也包括气候环境、植被情况、行动地天气情况,甚至是当地野生动物情况。因为shè击时不仅弹药的种类会影响狙击的效果,包括阳光、植被、空气湿度、温度等等因素,都是jing确shè击必须要注意的。至于当地野生动物情况,估计谁也不会希望刚刚潜伏好了,就有一条漂亮的毒蛇过来跟你“情意绵绵”地依偎在一起吧。第四是行动区域内的其他狙击小组、护送队及参与战斗的友军等等。所以狙击手还要进行野外观察与行迹追踪、作战计划拟定、野外求生、情报收集与分析解读、地图判读、野外阵地的架设与伪装、进入与撤离路线安排……最后是任务所需的大概时间(或者要求的大致时间)。不把狙击手限制在一个时间表内,并不是没有时间要求。而是要进行提前的布置和计划,并且根据不同阶段任务达成的情况进行调整。
为了让大家真正的了解狙击手(包括特种兵)的含义和价值,宗国疆特地把全体选训队员集合到了一起。整整半天时间,大家没有训练,除了许成杰不时sāo扰一下,每隔个把小时不是来上两百个俯卧撑,就是来个800米冲刺,基本上一下午选训队员都在对一个问题进行着讨论:关于“时班长”(叶扶苏)演习中对红军指挥中心自杀xing攻击行动的评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