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千军的战略“钥匙”(1/2)
() 插闲话:
兵法说:军无辎重则亡。俗话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任何杰出的战略都是建立在后勤保障的基础之上,优秀的军事家首先关注的是后勤供应及可持续xìng供应的能力。正所谓:外行只讲战略,内行先看供应。
缺少后勤保障的战略,都是纸上谈兵。历史上那个著名纸上谈兵的统帅赵括,就因为后勤保障出了问题,被秦军切断了运输线,导致四十多万赵军全军覆没。
兵家自古以来就说:兵贵神速。在战场上制于人,还是受制于人,速度是关键因素;而制约速度的关键因素是后勤保障能力。
喜欢谈论军事的人往往关注武器保障,可是,使用武器的是人,人首先要吃饭。要保障官兵的战斗力,最简单、最重要、也是往往被喜欢谈论军事的人忽视的吃饭问题。
当年蒙古人发明了nǎi酪、炒面、肉干等方便食品,便于携带,能边走边吃;大大地增强了成吉思汗大军的快速机动作战能力,横扫欧亚。欧洲人见蒙古大军马不停蹄地前进,惊叹:蒙古人能够不吃饭。
到了现代,战场上更要有快速机动的能力。为了解决吃饭制约速度的问题,列强用罐头、饼干、nǎi糖、巧克力等方便食品,即携带方便,能边走边吃;又热量高,能迅速补充体力。
谈到抗rì战争,往往把我军的失利原因归于武器落后,确忽视了吃饭的落后。
rì军有罐头、饼干、nǎi糖等携带食用方便的食品,提供给作战部队。而我军的供应落后,仍沿用古老的方式,各连队都携带大量粮草,埋锅造饭;制约了我军的速度,机动能力不如rì军;在战场上常常处于被动,这也是我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中国驻印军得到美国的供应保障,反攻缅北,机动能力超过rì军,勇猛地快速穿插,空运空投,保障供应;而rì军却由于供应不上,官兵常常饿肚皮。我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号称“山地战之王”的rì军王牌第十八师团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