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新演义第四十一回(1/2)
() 公元200年的隆冬季节,正处于信阳残破之城的楚杨一行人,不断收拾着这城里的一切废墟,楚杨面对这战的告终如此凄凉,不禁对将来所要走的路失去了信心,将来该要做什么,怎么做,最后怎么样都不想去过问了,一时间,自己感到好累好累,毕竟自己所经历的,所伤害的太多太多,如果自己没能进入这世界,自己恐怕还依照快快乐乐的生活在21世纪的生活里吧!
寒风凛冽,不时吹打着身已疲倦的白禧,自己未曾想到自己会输的如此之惨,如此之彻底,一切的一切都回归到起点,自己现在不过是个废人而已了。“是白都督吧!主公有请!”一个小卒突然在他的身前现身,白禧大量着,后过会给出回话说:“知道了,我会和你去见主公的。”接着,两人就一同到达了位于巨鹿营地的曹cāo大帐之中。白禧早已猜出曹cāo一定不会放过他的,但是有一点他很不解,就是为何曹cāo的军营会从官渡战场转到巨鹿这里,难道
刚想到这层的白禧,就被一声“别来无恙啊!”的话语带回了现实之中。“我是输了,但我有事想不明白,楚杨是怎么知道我会有所行动的?”说这话时,白禧双眼紧紧锁住着曹cāo。
“你不是很聪明吗?怎么,你难道想不出孤的想法?”“哈哈,果然不愧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ān雄,没想到我想利用你,却最后被你给利用了,真是大大的失策啊!”“其实你很能干,很有实力,但只不过你太自负,以至于一切人都不如你,甚至以为孤不会联合自己的敌人来对付你,你的失败全因你的心,不过你现在想后悔已经晚了。”“后悔吗!也许吧!但不过你这次来这的目的恐怕不是对付我,而是对付楚杨的吧!看来我并不是你唯一利用的人,楚杨也将不久步我的后尘了。”
曹cāo与白禧的对话已经渐入尾声,白禧的每句话都有着最后告别的意味存在。白禧最后说道:“我的存在始终对于你来说,是个障碍,所以你就不用多说什么了,动手吧!”此话一出,帐外数十名刀斧手都冲入帐内,把位于zhōng yāng的白禧双手按住。“你如果能再顺从我一点就好了,可惜你的个xìng实在让我很难继续留你,但你放心,你走后,我会厚葬你的。”曹cāo面对着白禧显得很依依不舍,虽说是个棘手的人物,但曹cāo惜才的本心一直未变,倘使白禧会求自己放过自己,那么也就说明他已经放弃了自尊,打算全心全意为自己所服务,可是到最后白禧还是没有吱一声,于是曹cāo摆了一个姿势,白禧就被刀斧手推了出去。
“终于我的命到尽头了!”看着最后一片蓝天的白禧渐渐闭上了双目,刀斧手见白禧已经准备好了,于是就把手中大刀提了起来,给他来个最后的亲密接触。可就于这时,黑风大作,行刑的刀斧手眼睛都给黑风迷住了,白禧在外界士兵的慌乱中也睁开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切,大声说道:“师傅!”话音刚落,黑风已停了下来,刀斧手们的视力也渐渐恢复,看见刀下的人变成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头颅,自己显然吓了一跳,赶紧跑进曹cāo大营的帐内禀明了刚才所发生的一切。
“什么?跑了,不见了!”曹cāo一得知此消息后,脸sè一下子变得很难堪,于是立即叫了另外几名刀斧手对他们说道:“把刚才对白禧行刑的刀斧手推出去斩了,连斩个人都会马蹄失足,留他何用。”说完,那人就大叫饶命之词被其他几名刀斧手拖了出去。
可是曹cāo还是脸sè很差,对于他来讲,白禧这一跑,要抓他就难了,旁边的郭嘉说道:“主公,现在最要紧的不是白禧而是楚杨,白禧一无手中兵权,二来武功尽废,已无太大威胁,可楚杨现在兵力受损,但只要稍加时rì,楚杨自会成长为一方很有实力的诸侯,如果不能在萌芽阶段加以消灭,最后我军会被楚军吃大亏的。”
“有理,还是奉孝的话点醒了我,如今我的目的是要拿下整个河北,并而消灭楚杨残余势力,如果放任不管,他们以后定会成为我军头号强敌,所以只有给他们来个最后一击了。”
回到信阳城内,已经是第七rì了,信阳的城防终于快要完毕了,楚杨登上城楼,看着远方的漫天沙土,对着旁边的军师陈宫说道:“现在河北是隆冬季节,为什么远处会有漫天的沙土呢?该不会是沙尘暴吧!”“主公,这种季节应不该发生此类的沙土飞扬,感觉这不是沙暴所致,反而应是人为所致,准确点讲就是有大批人马正朝这边过来。”“什么?”楚杨远远看着,不一会儿马上命令陈宫召集所有人马于练兵场,自己也赶紧下了城楼,因为陈宫所言非虚,他所见的正是旗帜上印有曹字的军队,楚杨初步估计敌军就足足有三万众之多,看来曹cāo已经抱了很大决心来消除自己在他心目中的眼中钉。
由于楚杨下了死命令,大家各伙都火速到达校场集中,全部准备等待楚杨下一个命令的下达。楚杨没多久就穿上将军用的恺胄,头戴龙鳞盔,脚上也穿上了战靴,全副武装骑在了白虎阿彪身上,对着各位将军,士兵说道:“现在是我们最危险的时候了,如今曹cāo大举进攻早已疲惫不堪又伤痕累累的我军,我军现只剩残兵三千多人,敌人的兵力却是我军的三倍,如果谁愿意退出战斗,我不会阻拦,因为我不想再看到有人为我牺牲了。”
此刻,校场内所有人都寂静了,不知道自己会如何选择下一步该要做的事,但这时突然有人冒出来一句:“我们绝不放弃,只有楚杨才是治国平天下之人,如此贤君明主,我们怎么会抛弃他呢?你们说是不是啊!”说这话的人正是纪士长,听着纪士长所说的话,大家一下子全都又恢复了士气,战斗力一下子回来了。楚杨很感激纪士长到现在仍能这样帮助他,总是在最后关头给他一种勉励,这也是他战斗到现在的缘故,“既然大家都为了我,我自然不会放任大家不管,我现在眼见敌军只凭北边一路攻来,所以我军可以分三路撤退到南方的刘备那里,如果能逃到那里,曹cāo再有本事也不肯能一时追得上来,所以我打算派张辽和高顺一路带着我的大儿子楚云由东路撤走,赵云和太史慈带着我的二儿子楚信由南路撤走,剩下西面则剩下人随同我一起撤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