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五章 渤海国两面临帝(1/2)
() 诗经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自秦始皇帝以来,只有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才能称皇帝。依附于大国的率土之宾,不管称国王还是称可汗,都是天子的臣。渤海国王自称天孙,自认为是天子的儿子,是很恰当的定位。而小国之间,只能是兄弟,虽然有些强国可以称霸,可以在弱国面前尊大,却不敢自称皇帝。可是现在天下大乱了,原来充其量只能和渤海国平起平坐的东邻西邻,都有人称皇帝了。
公元九百十六年二月二十一rì,阿保机在龙化州东金铃岗筑坛祭天,建立大辽国,自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封述律平为应天大明地皇后,改元神册。立皇长子耶律倍为太子,封次子耶律德光为大元帅,韩延徽为中书令。契丹国从此演变成帝制国家,拥有了和中原大国一样的天子皇帝。
大辽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人占三分之一。阿保机和过去的匈奴王突厥王都不相同,他想到了统治多民族国家必须有特殊的手腕。他有统治胡人的经验,却不知如何统治汉人。于是他想到了向汉人官僚请教。
阿保机向韩延徽问道:朕每征服一个胡人部落,都可以用契丹旧制来治理,人口都有增加。可是汉人不服胡制,常被随意屠杀,抢来很多,生存下来的极少。以后朕要进中原,要靠汉人纳税,总不能把汉人都杀光了。卿有何良策,能使汉人成为顺民?
韩延徽奏道:臣以为治胡和治汉不能用同样办法。应该把治胡的官员和治汉的官员分别设置。
阿保机很快就领会了分治的要点,把他的权力机构分成两部,设立北南两大王府。北面大王府在契丹政权基础上,设宰相府和枢密院,来管理契丹人和其他胡人事务。南面大王府比照中原zhèng fǔ,设四省,来管理汉人事务。过去契丹人掠来汉人一律分给有功将士做奴隶,现在则为汉人按原来居住地建新城,比如从檀州掠来的,新居点叫做檀州;从三河掠来的,新居点就叫三河。这种制度迅速地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在古代,人口众多,是强国的标志。阿保机很幸运地抓住了要害。
大辽皇帝阿保机想学中原皇帝,除了供奉列祖列宗,还要供奉神祗。有臣建议供奉旨佛陀。阿倮机摇头道:佛陀不是华夏之神。有臣建议供奉道宗。阿保机又摇头道:道宗不是治国之神。太子倍建议供奉孔子。阿保机才欢喜道:孔子授帝王治国平天下之术,才是帝王之神。
辽国孔庙落成之rì,大辽皇帝阿保机率领南北两府大臣前去世拜祭。
韩延徽赞叹道:陛下供奉孔子,可追汉高唐祖之风!
阿保机问道:朕如何才能象汉高唐祖一统天下?
韩延徽道:远交近攻,逐国征服,扫平北方,再进中原。
阿保机就扳着指头自语道:先灭两奚,次吞室韦,三吃党项,四并回鹘,五征渤海。
刚说到渤海,大元帅耶律德光走进大成殿来,兴奋地说道:启奏父皇,儿臣有一件大事禀报。
阿保机问道:是什么大事,让你这样高兴。
德光奏道:是大喜事。韩大人的儿子来了!
阿保机笑道:这可真是大喜事。韩爱卿快去见儿子吧!
韩延徽平静地说道:先君臣,后父子。他既然来了,迟早都能见到,就先让他候着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