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节 制(1/2)
“爷,我真是服了您了,很少有人能够辨认的出轿子里的是楠木,您可不像是乡下来的人,倒好像是时代生活在京城里的王侯子孙。”余三儿虽然是一边跟着轿子走一边跟武大说话,可是对答如流,脸不红气不喘,看来身上也带着些功夫。
“只有真正的乡下人才认识楠木,城里的老爷都只见过楠木做成的东西,对于它们本来的样子反而不熟悉了。不过余三儿,其实对于轿子的外观,我也是有疑问的,为什么这么jīng致的内饰,可是外面却看起来有些粗糙呢,这显得有些不太协调啊?”武大觉得不懂的事还是要问,这涉及到对于京城风土人情的把握,了解风土人情,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京城这个看似深不可测的群体。[]
“路还得走一会,那我就跟您详细的说说这事。”余三儿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反感,而是一副认真回答的样子。“您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您不了解京城。在一般的小地方,当地最有地位的也许并不一定是官家,可能是当地最有钱的富商,因为这些富商,提供者小城里相当比例的税收,他一旦不合作的话,当地的官府就会很难办。既然他连官府都能够挟制,自然在地方上威风无比,什么事都可以作威作福。落实到坐轿上,就是气派无比,我知道有的地方财阀,居然坐八人抬的轿子。”
“对对对,确实是这样。”武大出声附和着,实际上他在阳谷就是这样的角sè,要是生活太平的话,武大也真想弄一个八人抬的轿子,没事出去威风威风,能占一半的路,那走起来,谁能不注意。
“这样的事情出现在地方,也只可能出现在地方,甚至不可能出现在一些大城市。为什么呢?因为‘制’。您可能不了解这个‘制’是什么东西,咱们举个例子来说,只有皇族,才可以身着黄sè的衣衫,如果是平民百姓穿着的话,意同谋反,是要被马上杀头的。”余三儿说道。
“哦。”武大点了点头:“这个我知道,地方上无论如何胆大妄为,都是不敢穿黄sè的。”
“您明白这个,我就好解释了。其实轿子也是一样,这个平民百姓,没有功名的人,只能做这种两人抬的小轿子,不光这样,连轿子的大小宽窄,也被严格的限制,是非常的局促的。如果轿子宽了一寸,被抓到就是要杀头的。我说句不敬的话,咱大宋朝现在不稳当,内忧外患,这就导致,对地方上的这些逾制行为管的不是那么的严格,所以地方上在轿子的规格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京城不一样,天子脚下,打榜之地,没走几步,就能遇到个衙门口,在这个地方,要是敢逾制的话,恐怕一个时辰都出不去,人头就已经落地了。您现在坐的轿子,就是严格按照这种制度所打造的。可是呢,您想啊,这个京城里有钱的人肯定比地方上的多,他们手里的银子,也是地方上那些财阀的数倍,你让这些有钱人,做着这种在地方上只有女人才会坐的轿子他们肯定是不甘心的,所以呢,这些人就换了种方法来进行攀比和享受,那就是在轿子的内衬上做功夫,下文章。类似的事有很多,比如布衣的房屋规格,不能逾制,所以有钱人就只能用狭窄的地方来修建豪宅,苏州那个地方园林很有名,其实也就是这个缘故。在京城呢,修园林的地方也没有,所以京城的有钱人,最热衷的事,莫过于斗厨子,用厨子的手艺来进行攀比。”余三儿深入浅出的跟武大介绍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