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李皇后(1/2)
历朝历代那个帝王,都是嫔妃一大堆,宫女满天飞。可说到皇后,在唐朝以前可都是有定制。只许有一个,当然不排除特例。这里所说特例是指谁谁的皇后有损私德,不宜行母仪天下之事。或者死于非命。
可再看咱们的赵官家,足足有四个。而且还都是突然暴毙,这就有点匪夷所思。后人有说是宫廷里勾心斗角,牵扯到豪门家族,种种原因,各个皇后都不得善终。原来这宫斗的戏码,不止清朝才有.....
现下是赵炅的四哥皇后在位,人称李皇后。李皇后传闻有沉鱼落雁之貌,且天赋一凛一手丝竹之音,当下一时无两。
果然不负天下人之望,自从李皇后登上凤位,处处照顾着官家面子,从不为官家不来临幸而报怨只言片语,相反还主动为官家选美立妃,这哪能不让才刚过不惑之年的官家激动?
故此,凡有番邦进贡、稀罕古玩、琉璃玛瑙之类的华丽物件,都想着往丽华殿送。时间长了,其余的嫔妃自然是不乐意,可每每官家一通怒火,全都消停下来。
因此**之中,李皇后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一国之母!都是皇后了还不是一国之母?可李皇后家境贫寒,自然抵不过那些个有着娘家暗地撑腰的嫔妃们。要不是有官家护着,还真不好说。
可要说唯一一点李皇后不顺官家意思的,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小周后,周薇一事。在李皇后看来,迷恋一个亡国皇帝之妻,是一件天大的荒唐事。即使周薇再美貌,在与众不同,那毕竟是一个亡夫之妇!于帝王威仪却是大大的不妥。
自从知晓了这件事,李皇后足足有半个月没搭理过他,官家自知理亏也总是尴尬对待。
官家心想,这事又不止朕一个人干过,我那皇兄不同样也强纳了花蕊夫人么?虽心里这般想到,但他打心眼里知道,这不是一回事。赵匡胤是谁?开国皇帝,帝王威仪、强横手段之狠辣,即使做出些出格的勾当,史书上也不敢多说只言片语。可你赵炅呢?这皇位来的本就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这些由头就够应付那些史官了,在出了这档子事,那还不得‘名垂千古’、‘古往今来’?
这也就是只把周薇安排在江南暖阁,而不直接接近宫里来的直接原因。
这俩‘天下第一’夫妻自打冷战,王继恩可真没少从中忙乎,一来龙凤不和,自古都是皇家大忌。二来,王继恩真不怎么待见江南暖阁那位。
李皇后出身不好,是赵炅还是晋王时纳的王妃,从小什么都不爱,就唯独爱吃蜜饯果子,尤其是王家小坊的。这点除了官家之外没几个人知晓,所以那日王继恩从暖阁出来,便打道王家小坊买了些,以官家的名义送到丽华殿。李皇后一看,是又惊又喜,明面上大度不善妒,可说实话,那个妻子心里舒服?
就想着官家是个恋旧情的人儿,还记得苦难夫妻哪会儿。于是连忙令身边侍候宫女去往官家处传‘令子’示好。官家也乐得如此,心里高兴之余,便下了道诏书:李氏贤惠,恭贤良德,主持**,母仪天下。诏令海内,筹措寿辰。
短短二十四个字,却大大的彰显了李氏在官家心里的分量。先前因周薇的一点芥蒂早已荡然无存。
在得知了这一消息,整个皇宫、朝堂都炸开了锅。大到皇子、公主(宋朝叫帝姬,但笔者感觉怪怪的),中到皇亲国戚,小到朝廷官员。这些人都对此举猜测不已,心说,这个敏感时候,可千万别站错队才好。
太平兴国五年二月十三,这一日,整个皇宫禁苑张灯结彩,宫女太监们无不慌慌张张,非要尽了全力布置出一番喜庆模样才罢休。
丽华殿外,三三两两的太监宫女忙的不可开交,按说偌大一个丽华殿怎就这点使唤奴才?这就要说李皇后喜静,不爱铺张,就靠这一点就比那些个奢华成风的嫔妃们高了不止一筹。
忽的,那些太监宫女停下了手中活计,神色慌张,连忙跪倒,口中齐齐呼道:“奴婢们给三公主请安。”
“免了,免了。”这三公主不就真是白矾楼那号?只见她匆匆忙忙提着衣摆,脸上汗珠犹自滴落,问道:“母后可在安歇?”
其中一离他最近的小太监,堆在台阶上,战战兢兢回道“启禀三公主,皇后正在内殿用茶...”
“恩。”轻轻答应一声,便不顾小菁追赶直挺挺往里面冲。
“呼.....”那小太监幕得松下一口气,瘫软在地。
“好险,也不知今天三公主这般好说话.......”
旁边几个太监、宫女一副没看成好戏的样子,忒的败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