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智取王举人(1/2)
() 接下来的几天,王益之成天都忙于收集混元教以及自然教的情报,准备整理之后写信寄给自己的座师,然后由他向朝廷上奏。
这一天,又到了十里坪镇逢集的rì子,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来到了镇子里唯一的一条街道上,摆开了各种各样的摊位进行交易。当然,到了这样的rì子,又是王家敛财的一个机会,王家的家丁会在集市上乱窜,告诉摆摊的小贩,哪哪儿是王老爷的产业,你在这里摆摊,必须交地皮钱,就这样,一个集市下来,王益之又可以收入几十两银子。
每逢赶集的rì子,王益之也总爱出来转转,然而他不是像其他人那样边走边看,他是要坐轿出来的。他坐着自己的四人灰呢暖轿,轿前轿后跟着二十多个凶神恶煞的家丁,家丁们一边走一边嚷:“让开,让开,王老爷过来了!”有那躲避不及的行人,家丁上去举手就打,抬脚就踢,集市上登时就会乱作一团。
每当看见这样的场景,王益之就会打心眼里往外地透着舒坦,一股成就感便会油然而生。每次他都会驱使着轿夫把整个集市从头走到尾,然后走出镇子,绕个圈回来再走一趟,不为别的,就为抖抖威风,让老百姓都看看王大举人的气势。
今天,他依旧如此,随着他的轿子所到之处,集市上一片混乱。王益之掀起轿帘,望着街上的人们看着他的轿子那种诚惶诚恐的样子,心里别提多美了。此时,他又想起了那些白莲教徒,此时此刻肯定有不少教徒也站在街道两旁看着呢,但是他们又敢把堂堂的举人大老爷怎么样呢?“哼,穷鬼们,你们想翻天啊,没那么容易!”王益之心里暗暗地说道。
他就这么走着,眼看着要走出集市并走出镇子了,忽然有一阵悠扬的胡琴声传进了轿子里,伴随着胡琴声,有人清脆婉转地吟唱了起来,唱的正是皮黄调。皮黄调就是rì后的京剧,发源于湖北,到了běi jīng之后,逐渐演变为京剧。此时传来的唱腔是皮黄调中的旦角唱段,只听那人唱得娇柔甜美,声裂金石,简直不输于汉口的名角。王益之再也迈不动步了,他急忙跺了跺脚,叫道:“停,快停!”
轿夫慌忙止住了脚步。王益之掀开轿帘对家丁说:“快,把那唱戏的给我叫过来。”家丁们不敢怠慢,急忙循着声音跑过去,不多时就把两个人给揪了过来。
只见这两个人,一个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头发花白,手里拿着胡琴;另一个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后生,只见这后生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举止做派就像个少女一样娇媚,显然是个唱男旦的。
王益之一看见这个小男旦,登时就不觉身上有些酥软。他本是个好sè之徒,家里有八房妻妾,但他还不满足,依然四处猎sè,女人玩腻了,他又好上了男风。眼前这个男旦姿容秀丽,相貌出众,正对他王益之的胃口。于是,他在轿内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从哪里来呀?”
那个老头鞠了一躬说道:“回老爷的话,我们父子俩是从汉口来的,本来是跟着戏班到郧县去唱戏的,可是半路遇上了强盗,我们戏班的东西都被抢了,我们爷俩和戏班也失散了,我的孩儿还受了伤,没有办法,只好在这里卖唱,打算赚几个铜钱好回家去。”
王益之咳嗽了一声:“你们竟敢在光天化rì之下演唱yín词艳曲,有伤风化,可知该当何罪啊?”
那老头诚惶诚恐地说:“回老爷的话,小人实在不知本地的规矩,请老爷恕罪。我们再也不唱了,收拾收拾这就回去。”
“想走,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王益之哼了一声:“我罚你到我家去连唱三天,走吧,跟在轿子后面和我回去。”
那老头不肯,连说求老爷开恩,让我们回去,可几个家丁如狼似虎,抬手就打。那老头只好说道:“老爷,老爷,我们去唱也行。可是我的孩儿逃命的时候把脚崴伤了,走不了路,求老爷让我们先去看看跌打医生,然后再去唱好不好?”
王益之一瞪眼:“看什么医生?喂,你们哪一个去背着他?”他向家丁问道。
那男旦忽然拐着脚向前走了两步,娇声对王益之说道:“老爷,小人一向怕羞,不敢和人肌肤相亲,小的斗胆,求老爷让小的坐到轿子里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