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好友交心(1/2)
() 唐宗周和钱平走下了滕王阁,在楼下,唐宗周的一个仆人一直在那里等候着自己的主人。唐宗周拿出一块银子交给他,叫他去酒楼买些好酒好菜然后带回家来。那仆人拿着银子走了。唐宗周和钱平各自撑起一把油纸伞,顶着蒙蒙细雨,向着唐宗周在南昌的寓所走去。
唐宗周对钱平说:“你的行囊放在哪里了?我去吩咐家人给你取来,你这次到南昌别处不许去,就住在我家里好了。”
钱平说:“我的东西都放在一家客栈里。既然我已经来了,那就少不了去叨扰你,今天晚上我要与你秉烛夜谈,不谈到天亮不会罢休。”
唐宗周在南昌的寓所是他租来的房子。他的家眷仆役大多都留在了桐城老家,在南昌的只有一个小妾,一个丫鬟,还有两个家人和一个书童,一共六口人住在一个两进的院子里。
唐宗周先将钱平迎进自家的堂屋坐下,由仆人送上茶,两个人闲谈了几句,唐宗周的小妾也过来见礼。这功夫,家人就将酒菜都买来了,唐宗周便吩咐将酒菜摆在一间厢房里,两个人关上了门,准备好好地唠一唠知心话。
两个人喝了两杯酒,吃了几口菜,钱平看了看门户关得很紧,便带着一丝神秘的微笑对唐宗周说道:“养浩,你在南昌可曾知道川楚教乱近来的情形。”
唐宗周说:“你在金陵想必也都知道了,我离着湖北更近怎么会不知道。兵部的行文早就到了南昌,前两天上谕也下来了,要江西严厉查禁民间各教派,严防有人乘机举事。巡抚丁懋村对此事很发愁呢。”
钱平吃了口菜,微笑着说道:“养浩,如今,湖北教匪攻克了武昌,全歼了福康安福大帅的数万jīng兵,依你看,今后的大局会如何嬗变啊?”
唐宗周的眉头皱了起来,沉吟了片刻说道:“守墨,还是你来说说高见吧。你平生最喜欢研读经世致用之学,于兵书战策也颇有了解,这方面,我是甘拜下风啊。”
钱平一笑:“你跟我客气什么?好,我来说说看,此番龙汉青、夏震山所部的教匪占据了武昌,湖北全省几乎全部陷落,特别是福康安的jīng兵被歼,这都是本朝自三藩之乱以来从未有过的大事。如今,朝廷与教匪之间的攻守之势已经互易,教匪全面居于上风,在我看来,这大清国只怕是难过此关了。”
唐宗周摇摇头说:“我看未必,你不是说到了当年的三藩之乱吗?当年三藩之乱时声势比现在还大,半壁河山都落入了三藩之手,但结果怎么样?还不是被朝廷给剿灭了。你说今天的龙汉青、夏震山比起当年的吴三桂如何?吴三桂戎马一生,部下都为百战jīng兵,与龙、夏之辈比起来有霄壤之别,但他还是兵败身死,这吴三桂都做不到的事,龙夏二人肯定也做不到。”
钱平笑了笑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过去的老皇历不能硬搬到今天。想当年,圣祖仁皇帝正值盛年,八旗军的老底子还在,官场上的贪官污吏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才能一鼓荡平三藩。可如今过去一百多年了,和当年的情形已经大为不同了。如今咱们这位乾隆爷早已昏聩,八旗军全都变成了废物,官场上则尽是尸位素餐之辈,唯独只有福瑶琳那么一支敢战的jīng兵,却又被龙汉青给吃掉了。说到这个龙汉青,你说他比不上吴三桂,我到不这么看。我在两江总督衙门看了很多关于他们的军报,觉得他和夏震山很是不凡,别的不说,只说我在兵部的通报上看到他们手下的人马一向迅疾如风,在郧西的山地里动辄rì行百里,有一次竟然一昼夜行进了一百八十余里,只是这一条就令人刮目相看,要知道就是当年的戚家军也做不到这一点啊。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治军有方,用兵有法,绝非一般的草泽流寇。因此啊,嘿嘿,这大清国真是有点悬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