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洪亮吉见驾(2/2)
“依你之见,要怎样才能战胜教匪?”
“皇上,要打仗,必须有良将jīng兵才行,如今我朝的兵马多已窳败,为将者贪财惜命,为兵者不擅武艺,如此之兵纵有百万又有何用?因此,要想剿灭教匪,必须选拔良将、训练jīng兵,这样才能一举成功啊。”
嘉庆不由得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倒背着手原地走了两圈,对洪亮吉说:“依你看,目前朝中谁可称良将?”
洪亮吉说:“额勒登保、杨遇chūn、杨芳等人都算是名将了,这些人现在就在九江前线,但他们也不过就是矬人当中勉强拔出来的大个子罢了,要靠他们去平定教匪,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寻觅真正的高贤能才。”
嘉庆说:“你说的这些人在哪里?在哪里能够找到?”
洪亮吉说:“目前我朝上下暮气深重,贪腐盛行,要想找到真正的贤才几乎没有可能。子曰:礼失而求诸野,要想求得真正的贤才,只有放远眼界,到下层官员乃至民间去寻觅,才能找到栋梁之材啊。”
洪亮吉这番话在嘉庆听来特别刺耳。嘉庆不是不了解朝中**的实情,但就是无法忍受别人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一点。如果是像和珅那样的老油条自然会把话说得婉转动听一些,但洪亮吉却不会加以掩饰,这分明是他未经调教的结果。嘉庆的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等教匪的事情一平息,就一定要找个机会狠狠收拾洪亮吉一顿!
但现在,他还是只能忍下这口气。他又坐了下来,对洪亮吉说道:“你说的那些人才到哪里去找呢?你要提出人名来,若只是这么泛泛而谈,有何用处?”
洪亮吉胸有成竹地说:“臣愿保荐两个人。一个姓唐,名宗周,现在江西南昌府学,从五品官职;还有一个钱名平,还是个白衣举子,眼下在两江总督衙门为幕宾。皇上,这两个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力挽乾坤之能,如果此二人能够得到重用,何愁逆贼不亡?”
“哦,又是唐宗周!”嘉庆不禁在心里念叨,这个唐宗周不仅在民间有清正的名声,而且还很有才华,连洪亮吉都佩服,看来真的是应该用他了。
洪亮吉见嘉庆没有吭声,便接着说道:“皇上,如果能用唐宗周为帅,钱平为辅,练就一支数万人的jīng兵,臣以为最多不出三年则逆贼可破。”
“唔,你要他们练兵?”听了这话,嘉庆的脸上不由得现出了一丝疑云。
“是的,皇上。”洪亮吉说道:“目前我朝之兵多不能战,若想剿灭教匪,只有效仿前朝戚继光,练就一支新军,才可成事啊。”
嘉庆紧皱眉头,半晌没有说话。对于清朝历代皇帝们来说,最忌讳的就是让汉人掌握兵权。现在洪亮吉举荐了两个人,让他们组建一支戚家军式的部队,这可是触动了嘉庆的敏感神经。他本能就想拒绝这一提议,但是转念一想:如今军情紧急,而八旗兵绿营兵又确实难当重任,为什么不试试新人新军呢?只要能把这支军队控驭掌握好,不是一样可以像绿营兵那样放心地使用吗?想到了这里,他点点头对洪亮吉说:“嗯,既是人才,当然应该重用。这个唐宗周嘛,可以由军机处发文将他招来;那个钱平是白衣,就由你写封信将他唤来京师好了。”
洪亮吉磕头领旨。嘉庆又对他说:“今后你就在军机处做事吧,任职军机衙门章京上行走,留在朕的身边帮朕做事吧。”
洪亮吉又连连磕头谢恩。嘉庆没什么话要问了,便让他退下。洪亮吉出了宫之后,十分高兴,高兴的是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终于找到出人头地的机会了,于是他回到自己的寓所,立即就提笔给钱平写信,要他到běi jīng来。但是他没有想到钱平已经到龙汉青那里去了,而他在南昌与唐宗周见面时,唐宗周也没有对他提过这件事,因此,洪亮吉将要面临的将不仅是尴尬,而且还会有不小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