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文字游戏(2/2)
陈世杰做了一个请您先走的手势,然后他故意地落在了后面,对沙云公使悄悄地叮嘱了几句,随后他就陪着缅希科夫亲王来到了使馆的花园,在这里和他喝茶闲聊。
过了一个多小时,两个人又回到了会客厅,这时,双方的秘书已经把文字材料给整理好了,一份是中文的,一份是俄文的。双方把文字材料交换了一下,让对方审阅。陈世杰对缅希科夫说:“我们并没有带俄文翻译来,只能靠这位莫洛佐夫先生来帮忙了。他是我们的朋友,这一次是搭我们的船去法国巴黎的。”说着,他把俄文的材料交给了莫洛佐夫。
缅希科夫亲王也没有带中文的翻译来,这一次会谈,他临时找来了一个在中亚工作过,懂些中文的外交官来翻译,这个临时凑数的翻译官中文水平很差,翻译得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结果双方的会谈主要都靠莫洛佐夫来翻译,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陈世杰才敢于使出这一招非常的手段。
莫洛佐夫脸上带着微笑,用俄语对缅希科夫亲王说了几句客套话,亲王也对他客气了一番,然后莫洛佐夫就仔细地审阅起俄文稿来。他仔细地看了一遍,对陈世杰表示没有什么差错,可以签署。而那一边,那个俄国外交官看着中文稿却皱起了眉头,因为他有很多字都不认识,有很多地方都弄不明白。他为难地看了看缅希科夫亲王,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这时,莫洛佐夫笑眯眯地走了过来,用俄语对这个外交官说道:“您还没有审阅完吗?有什么需要我为您效劳的吗?”
那外交官听到莫洛佐夫那一口流利的圣彼得堡口音的俄语,不由得产生了一丝亲切感,便对他说道:“您能告诉我,这个字在俄文里念什么吗?”
莫洛佐夫看到他手指的是一个“还”字,便对他说道:“这个字在中文里读作‘换’是‘交换’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求俄国拿出一块相当于唐努乌梁海的土地来交换。”
那个外交官点了点头,又和俄文原稿对照了一下,觉得没有差错了,便对缅希科夫亲王说没有问题可以签署了。
于是,陈世杰和缅希科夫愉快地签署了这份备忘录,随即他们又以茶代酒表示庆贺。缅希科夫亲王非常满意,他看到俄文备忘录中说道:中国要求俄国拿出一块相当于唐努乌梁海的土地来做交换,如果是这样的话,中国就可以同俄国签订和平条约。这样一来,俄国来自东方的威胁就被化解了,可以放心大胆地向南进攻土耳其了。
然而,他却不知道,由于他的翻译水平拙劣,没有看出备忘录中文稿上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容。中文稿上的意思其实是俄国必须将唐努乌梁海地区的土地交还给中国,中国才会同俄国签订条约。而俄国是不能交还唐努乌梁海的,一旦那样,他们与伊尔库茨克、雅库茨克等远东地区之间的道路就中断了,因此,这意味中俄之间根本就不可能缔结和平条约。
由于这份中文稿上也有缅希科夫亲王的签名,这样一来,这份备忘录就变成了一份糊涂帐,如果俄方拿出俄文稿来要求中方兑现承诺,中方完全可以用中文稿来赖账,而不必承担撕毁协议的责任。
被蒙在鼓里的缅希科夫亲王高高兴兴地与陈世杰告辞,带着他的人走了。陈世杰则从使团里分出了几个人,要他们带着备忘录立即回国,把一切内容向国内外交部汇报,其余的人继续由他带领,准备去英国法国进行访问。
他们来向拉希德巴夏辞行。拉希德巴夏满脸忧虑地说:“苏丹陛下已经基本答应了俄国在约旦河西岸建立东正教保护地的要求,如果中国能够给予我们明确的支持,那么我们本来是可以强硬拒绝的,但是现在只能如此了。”
陈世杰心里很清楚,在俄国认定他的东方是安全的之后,他们是一定会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的。除非土耳其答应把土耳其海峡割让给俄国,否则战争就不可避免,俄国一定会进一步加码,提出新的要求,迫使土耳其开战。这场战争对于俄国来说是需要的,对于中国来说也是需要的,但是对于土耳其来说却是需要极力避免的,作为一个外交官,他当然要为本国的利益服务,尽力促成战争的爆发。因此,他微笑着对拉希德巴夏说道:“我们现在就要启程去英法两国,同他们协调一下立场,我想我从英法回来时,会带给您好消息的。”
于是,他们一行离开了土耳其,租用了一艘法国商船,直奔着法国而去。他们来到了法国南部的港口马赛,在这里上岸后,又雇用了马车,向着巴黎而去。当他们来到了巴黎之后,很快就听到了一个新的消息: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尔干的省份之一门的内哥罗(即黑山)爆发了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