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举棋不定(2/2)
要求和谈的意见很快就被否定了,因此只有打下去。但是面对着四面八方的强敌,打下去是非常困难的。海军大臣戈尔查科夫亲王说道:“目前,我们的敌人都非常强大,特别是中国的军队,他们人数众多,装备也先进,更加可怕的是他们的后方有一条铁路来提供补给,这让他们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我们难以和他们正面对垒,只能像当年对付拿破仑那样,通过不断地持续阻击,慢慢消耗其兵力,将他们引入到对我们有利的地域再展开决战。这样做需要很多的时间,因此我建议首先集中兵力进攻集结在克里米亚半岛的英法联军,我们只有先打掉一边的敌人才能转过身来对付另一边。”
陆军大臣米哈伊尔?帕斯克维奇则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说道:“我们还是应该首先集中兵力对付中国人。如果任由他们推进,被他们一直打到察里津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南下与土耳其军队在高加索会合了,这样一来,我们在高加索的军队将会遭到灭顶之灾,这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另一位重要的陆军将领**夫亲王说道:“中国人的推进速度很快,而我们在喀山一带已经没有多少有战斗力的部队了,他们冲过来是很容易的。他们有铁路作为后盾,补给很容易,我想他们不会缺少御寒衣物的,因此,寒冬也很难阻止他们前进。我们还是应该集中兵力去打中国人。”
结果会议上形成了两派意见,海军主张救援遭受攻击的军港塞瓦斯托波尔,而陆军则主张挡住来自东方的敌人,双方各说各的道理,彼此争执不下,结果让尼古拉一世也难以做出决断。
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尼古拉一世做出了平均使用兵力的决定,也就是同时向着两个方向出击,一面打击进攻塞瓦斯托波尔的英法联军,另一面出动大军迎击中**队。对于这个明显愚蠢的作战方案,陆海军两方面居然都同意了。与此同时,他们还做出了决定,由海军大臣戈尔查科夫亲王前往克里米亚半岛,接替缅希科夫亲王的指挥,这位亲王在前线从来没有取得过任何一场胜利,在他的笨拙指挥下,俄军全面陷入了被动,到处挨打。
**夫亲王则指挥着大约十余万人马向东迎击中**队,预计在喀山或是察里津与中**队展开决战。此外,会议还做出了加征战争税、发布动员令、组织新军等一系列的决定。
当尼古拉一世在谋划作战计划时,远在běi jīng的周飞也突然地得到了调他去前线的消息。
此时已经是九月底了,周飞已经按照成超的要求将停止进攻坚守鄂木斯克防线的建议正式递交了上去,除了给陆军部之外,还特意给彭冠英送去了一份。他亲自拜访了彭冠英,对他说道:“彭老,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英法联军屯兵于塞瓦斯托波尔,其作战目标就是一个克里米亚半岛,根本就没有把俄国彻底打垮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大举进攻,直插俄国的腹地就将是很危险的事情,因此,必须让杨烈停止进攻,把队伍撤回来。”
彭冠英微笑着点点头:“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不过杨烈身为前线总司令,他有临机决断之权,咱们在后方也不好说什么,即便是林阳总统,他也要经过一番斟酌才能下决断啊。”
周飞只好无奈地回到了家中,然而没有想到,过了没几天上面居然点名要他到前线去,而要他执行的任务更是奇怪,居然是做一个jǐng察!
他的上司,情报局局长老田对他说道:“现在鄂木斯克一带的情况非常糟糕,俄国人的游击队活动猖獗,我们的很多军用物资都被他们破坏了,临时架设的电报线路也总是被切断。上面要我们情报局派一个有经验的人去主持治安工作。我本来没有想到你,但是彭老说话了,他点名要你去,我只好放人了。”
周飞想了想,就明白了彭冠英的意思,彭老是要他曲线带兵。他先到鄂木斯克去把那里的治安搞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手下自然会有一支军队,只要他干的好,必然会节节高升,实现自己的愿望。
于是,他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然后回到家里与妻子告别,并且开始准备上路。他经过一番考虑之后,觉得自己这个治安绥靖的任务势必要和当地的俄国人打很多交道,而自己一句俄语也不懂,必须配个好翻译才行。
一想到好翻译,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莫洛佐夫,于是就去找他,想让他和自己一起去鄂木斯克,但是没想到,莫洛佐夫却一口回绝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