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冰河血战(1/2)
() 两天后,激烈的战斗就要在距离喀山一百多公里远的内莫夫村附近打响了。此时,中俄两**队都已经来到了距离村庄不远的地方,双方隔着一条可以徒涉的小河对峙着。
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中**营里就响起了嘹亮的军号声,士兵们纷纷起身收拾装备,然后饱餐一顿,准备上阵厮杀。[.]
由于是血战前的最后一餐,所以吃得格外丰盛,各个师团的炊事兵们把后方运上来的腊肉还有骑兵们猎杀的野猪、野鹿等动物统统都炖到了锅里,给大家做了一顿美味的肉汤,让士兵们都吃得格外开心。
然而,在第十五步兵师里,五十多岁的老军士长李万宝和几个老兵却根本连筷子都不动一下,只是坐在那里默默地抽烟,看着年轻的士兵们在吃喝。
有个新兵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便问道:“老李头,你们怎么不吃饭啊?”
老李头吧哒了一口烟说道:“我劝你也别吃。等一会儿打仗的时候,肚子上要是挨了枪子或是被刺刀捅了,没吃饭的人活下来的机会大。想当初,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有一次和蒙古人打仗,就是因为我空着肚子没吃饭才捡了一条命。打叶卡捷琳堡的时候,有好几个弟兄都是因为听了我的劝,上阵的时候没有吃饭,所以他们也都从阎王爷那儿逃回来了。”
那个新兵听了老李头的话,愣怔了一下,端着饭碗犹豫了一会儿说道:“嗨,不管他了,老子就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
老李头的话当然是对的。如果一个人的胃被打穿了,里面的食物流入腹腔,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可说是必死无疑。而胃里没有食物,这种危险就会大大地减小。可惜当时的人们还大多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都抱着“吃饱了饭打仗有劲”的想法,在作战前要爆吃爆喝一顿,那一边的俄国人更是要灌几口伏特加才更有jīng神头。
军号不停地吹着,各个师团的士兵们纷纷整装列队,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队列向着战场跑步前进。骑兵的战马咴咴嘶鸣,炮兵们推动着自己的火炮进入阵地,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成超指挥着自己的第十五师来到了指定的位置集结,他骑在一匹枣红sè的战马上,不时地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敌军的动态,心里还是沉甸甸的。昨天晚上,杨烈再一次召集了军事会议,部署战斗。由于已经和敌人碰面了,所以各位将领都没有再多说别的,而是一致表示必须打赢这一仗,毫无怨言地领受了自己的任务。
现在,太阳已经升起,敌我双方的阵势都已经一目了然,一场空前规模的血战即将打响。
成超看到,在小河的对岸,俄国人已经排列好了自己的阵势。由于他们是先到达这里的,所以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他们以两处高地为核心,摆开了自己的阵势。他们的火炮都架设在高地,这样可以增大shè程,而骑兵隐藏在高地之后,可以先登上高地再居高临下地俯冲。步兵则围绕着高地呈半月形排列,随时可以对敌方实施坎尼式的包抄。
看得出,俄军的司令官**夫亲王不是个庸才,而是很有点真才实学的。
中**队方面则面临渡河仰攻的不利态势,不过由于对方的高地并不算高,攻击起来还不算太吃亏。而指挥官杨烈在战术方面表现出了自己高明的一面,他敏锐地发现了敌军阵型中的弱点。他看到,由于敌军右翼那一边的小河河水比较深,徒涉不易,因此在那里不容易展开兵力,因此俄国人的炮兵主要都集中在了中路和左翼,因此,他在这时倒是大胆地采用了冒险的战术,派出两个师的步兵强攻敌人的右翼,尽可能地吸引敌人将兵力向右翼调动,然后再从自己的右路发起全面进攻,将敌军压缩到右翼小河附近争取歼灭。
成超认为,杨烈在具体战术指挥方面是很有一套的,但是他在宏观战略问题却是个十足的笨伯。他眼前制定的这一套打法还是切实可行的,不过是否能够全歼敌军则很难说,因为敌军如果凭借着河流的掩护及时撤退,我方是很难追上敌人的。
杨烈将进攻敌军右翼的任务交给了成超的第十五师,另一个第二十二师则跟在后面做预备队。成超意识到自己接到了一个棘手的任务,因为敌军右翼处河水有齐腰深,上面还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对面的河岸又比较陡,攻上去是很困难的,伤亡将会十分巨大。但是他别无选择,只能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勇敢地冲上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