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团练使是团屎(1/2)
本是劳累了一天,凌天佑心情稍有低落,回到府内就一头倒在床上睡熟。
今天是就职的rì子更是起得早,早早地见晴儿她们就领着人去整理园子,见晴儿这两天里里外外喝着小厮把自家的小院添置着各式的材具也是忙里忙外,心下一甜也就没有再去张罗。
早上吃过饭后,随着宗泽便出了门,刚过厅堂就见唐缺已经在门口候着,见凌天佑出来,忙打了个半跪福安道:“爷,车马都给您备着呢,车里照您的吩咐刚给添置了新的软垫子坐着舒服。”
凌天佑径直走向马车,唐缺恭恭敬敬地端过一个马凳放于车前,见主子踩着进了车才吆喝着车马起程,又和黑子各自牵着马,尾随其后。
话说做了凌天佑的跟班后,当晚张管家就补贴了他二十两银子,府里上上下下看自己的眼光都不同了,从“瘸子”变成唐哥了,心里自是欢喜。
宗泽见天佑愁眉不展,淡淡笑道:“在宗泽看来天佑何必去理睬,一笑置之,不过是世家的公子骄横跋扈惯了,作弄人而已,断然不是几位大人受教的!这样的把戏也太过于低劣。”
凌天佑摇头苦笑道:“先生说的是,是天佑太执着了,细想起来不过是两个小丑罢了。”
仰身,靠在暖榻上,盯着车内刚刚翻新的绸里子,喃喃道:“我如今来了金陵就看不得这死气,定要搅合搅合!”
话说这次是赶往团练衙门就职的途中,团练使,虽不是什么大官,但也掌管一州民兵,闲暇时种地生产,征战时穿甲作战,比不得正规军,如今官场腐朽,这民兵团更是不堪入目。
“呵呵!这团练衙门的门道可多了,虽说每年按例呈上来的银子越来越少,但却也是丰厚之极。”宗泽安慰道。
“先生的意思这次的差事是肥差了?”凌天佑诧异道。
宗泽如数家珍,细细道来:“我给天佑算了一笔细账,每年朝廷会拨一千人的俸禄银子两万两,但实缺则是八百另外两百可余额四千两,却是按规矩十去三孝敬上面当然也有贪财之人自留下来,另外每年修缮工具和铁甲和府衙的钱为五千两这也算例钱银子了,每年盐铁司和州府衙门也会补贴地方军队银子,千人的配额不下一万两这是地方军的特别费,但这都是场面上的名账哪家都一样的进账,但咱们这团练衙门却是多了一样,那就是地!朝廷可是分配了千人配额近千顷的屯田,这可是正规军所没有的!现在划拨到个人名下一部分,多流于坊间,军士多是租给了当地的百姓,自己做起地主老爷来,但每年按例集上来的款项也足有五万之巨,足有十之五,这五万可是不需要任何造册登记的,是明面下的暗账!”
凌天佑越听越心惊,暗叹这个小小的团练使衙门金钱往来如此之大,同时感叹宗泽来之前做足了功课,自是把其中的厉害摸得门清。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这民兵营却也不似一趟清水!以后这些账上的事还要多劳先生费心了。”凌天佑感叹道。
原本就对数字不敏感的他却不想天天埋在这里面算计。
宗泽细细打量凌天佑的神情,笑道:“这自当是分内的事!宗泽只是先给公子报个底,这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行了不久就到了团练衙门,放眼看去却是清净的很,这里并没有想象的庄严肃穆,也没有绵延百里的军营,交接的地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厅房,两扇红戚戚的衙门已经敞亮地开着。
衙门里几个衙役已经站好了一排迎接新大人的驾临,临门领头的侍卫接过唐缺递上来的交接军文,细细的看了看塞进公文袋,猫着身子,抱拳下拜道:“大人,小人这才刚到衙门,您这大清早地真是体恤下属。”
凌天佑见来人身材短小,骨瘦如材,眯缝着眼睛一脸的谄笑,不置可否笑着进了衙门。
审视完一干人等,便差人去西郊兵卫营,到高宠那递交交接文书。
小小的衙门除了李安和一干没事做的衙役,就属宗泽最忙,甚至几年前的旧账都被他翻了出来。
堪堪摆在议事房口,近百本的账本和人士案子,纷纷铺开。
看的李安直心惊,却说此时账面只有两万两银子,可每年的体例的钱数是六万都打不住,这里面各种账目自是有不少进了自己的腰包,一时间心情忐忑。
李安见凌天佑年纪二十间许,自当是又是大宅门出来镀金的少爷,少不得几个月后就调走,蹑着步子靠了过来笑道:“大人,您不至于老在衙门闷着,这团练衙门也就挂个衔讨个银子!您不在我和师爷自当给您料理的干干净净。”
凌天佑仍是不紧不慢地瞧着宗泽递上来的册子,眉目一挑,瞪着李安道:“我干什么用你来教?”
李安浑身一悚,苦笑着脸,向后退步悻悻道:“嘿嘿,您忙,您忙。”
凌天佑又瞅了一眼李安,喃喃道:“李安!话说你一家子对朝廷可算死心踏地了。”
李安摸不着头绪,强自笑道:“应该的,应该的!”
不看不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民兵营却是藏龙卧虎啊!整个金陵城从文场府衙杨清,到武场自己的顶头上司高宠指挥卫,nǎinǎi的,全家但凡是够岁数的不够岁数的男丁,都在这挂着名。
却说这江南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提司李纲虽然也兼任着金陵城的兵务总管却也是挂个职,真到下面指挥卫高宠却是地地道道的金陵军务一把手,近些年叛乱暴动不断,军权更是大得惊人,看着这名册不禁有些心惊啊!
即使是这个李安,从六十岁的老爹到十六岁的儿子,再到隔壁的大舅子,呵呵,全家倒是全了,他也不怕打仗全家都死在战场上,这行义务兵制,每户仅征一男年龄不得低于十六岁高于二十八岁,平时自愿,战时强迫。
却说宋朝军队面对北国铁骑不堪一击,看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军队都腐朽到了根上,何况是其他地方。
按规矩,入伍后客户、二等户以下全家免三年役、税,一等户免役一年,税减十分之一。中级军官以下,役龄不得超过十年,一般六年退役,再加上这民兵团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训练,还有每人上公顷的良田可分,也无怪乎人人都来挂名。
如此局面真当要快刀斩乱麻!久病也得要猛药才能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