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师徒之间(1/2)
() [2010.10-神龙国]
东部沿海某城市。
林云海望着电脑,已经整整发呆了大半个小时。打开的Word界面里,只有一行硕大的黑体字标题:中微子高能激发态的相对论统计模型。跳动的光标,仿佛在提示林云海尽快开始论文的撰写,然而思绪是如此之乱,根本无法写出一个字。
三年前,刚刚完成本科毕业答辩,听说自己被如今的导师钦点进入这所东部最高学府开始高能物理专业硕博连读的时候,林云海心中的惊讶简直无以复加。
在那之前,听过太多关于导师的传奇故事——一个拥有几乎所有物理专业学位的老头,单身了一辈子,把毕生献给了科研事业,几十年来发表论文无数,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然而生平却从不领奖,更不收弟子,独来独往只醉心于自己的研究。
所以林云海无论如何都想不出自己因何会受垂青,成为老头子唯一的弟子。直到一年后,某个傍晚老头子把林云海叫道自己的家里,酒足饭饱之后,才终于交了底。虽然已时隔两年,但林云海至今还清晰记得当时的情形:
老头子拿出一份厚厚的手稿,一只手轻轻的抚摸着手稿的封面,用一种完全不像平rì里那般孤傲冷漠,反而充满了伤感的口吻说道:“小林,我知道你心里一直在奇怪,为什么我会把你收入门下。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几年前你那篇恶作剧式的数学论文。”
林云海愣了一下,数学论文?自己本科读的是光学,什么时候写过数学论文?
哦,对了,大三那年有段时间闲得无聊,心血来cháo瞎弄了一套数学理论,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觉得好玩便发到了学校论坛的SCI版,结果被几个数学系的牛人冷嘲热讽了一通,很快就不了了之,自己也没放在心上,莫非老头子说的是这个事情?想到这里,林云海正要开口解释,却看见老头子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不要说话。
只听老头子继续说道:“我知道那个论文,是你瞎弄出来的,我也看得出来,你当时并不了解自己搞出了一个什么东西。现在可以告诉你,你在无意之中,开启了数学的一个新分支,更重要的在于,这篇论文给我毕生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突破。”
听老头子这么说,林云海心中满腹狐疑,不过既然话匣子已经打开了了,那么自己的问题,迟早会得到解答,所以只是安静的等待老头子把话说完。
老头子的声音忽然变得异样的严肃:“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当代的物理学,处于什么样的局面?”
这叫什么问题啊?林云海傻了,仔细想了想,小心翼翼的答道:“现代物理学,如果追溯源头,可以早到公元三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时代,古人受技术条件的限制,经过近两千年缓慢发展,一直到近代的牛顿手里,才把经典力学体系发展到尽头。之后随着天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横空出世,物理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尤其广义相对论的发表,使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从rì常的生活现象延伸到广阔的宇宙空间。
继爱因斯坦之后,另一位天才波尔所建立的量子力学,则把视角深入到了原子核级别的微观领域,从另一个角度引导人类从最基本的层次,去了解宇宙的构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了今天,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支柱理论,现代所有的高科技,几乎无一不是从两个基本理论中衍生和发展而来。
尽管在各自对应的宏观和微观领域获得一次次成功,然而两个理论本身,犹如水火一般不相容,有点类似物理学史上著名的波粒二象xìng之争,尽管波态说和粒子说都正确,却相互矛盾无法统一。至今为止,只有在黑洞问题研究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才实现了完美的组合,成功的解释了黑洞的霍金蒸发现象,然而这仅仅只是唯一的孤例,对于两个理论的统一,没有太多的意义。
要说现代物理的局面,我以为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旧的理论体系发展到尽头,却无法统一,新的理论体系虽然有弦论、膜论等,但仍处于模型和假说阶段,未被观测证实。整个局面犹如黎明前的黑夜,有希望却叫人看不到尽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