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重编军务与未来的战斗(下)(1/2)
对于这个问题,郭嘉摇摇头,很直接的说道:“很难,书院中那些学子不会轻易出仕的,他们和我不一样,我本性不羁,对于自己的安排都是去留自定,就连书院的教习也习惯我这种性格,但是其他人不一样,他们不会考虑提前出仕的。”
他一脸怪异的看着苏逸,微讽道:“而且,你认为就凭吕布军现在的实力,他们会愿意屈身来此吗?”[..]
“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把眼光放长远点吗?”苏逸闻言恼火的甩了甩手,一脸忿忿道:“早晚有一天,他们会后悔的。”
“他们不会后悔的。”
郭嘉拿起夹子夹了几块碳放入火盆中,一脸冷笑道:“这便是数百年来早已形成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在他们看来,哪怕出仕后就任的官职再小,也是朝廷给予的荣耀,可来到军队能做什么呢?无非就是文案,最好不过幕僚,不要说声名不显,就连捞钱的机会也很少,他们凭什么会来?”
在他身边坐着的苏逸狠狠一拍床铺,恨声道:“该死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并没错。”郭嘉瞟了眼苏逸,悠悠道:“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也信奉儒家治国的理念,可是大汉朝如今不需要儒家的思想,需要的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乱世用重典就是这个道理了,可惜有识之士没有发言权,掌握发言权的朝臣又轻易不敢动摇国之根本,更不要说那些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的人了。”
“那该怎么办?”苏逸凝神想了想,轻声问道。
“既然这个国家从内里已经腐朽,我们身为普通老百姓,没能力也没权力去做什么改变,眼下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强大自己才是正道,至于未来……”透过窗纸的缝隙,郭嘉抬头遥遥看向蔚蓝的天空,感慨道:“未来的天下一定会很精彩,我可不想在这之前无缘无故的死掉。”
“没有人才就去寻找人才,不愿意来的,我们就抢过来!不过学院中的学生动不得,他们可以算是荀家的禁脔,以当前的实力对比而言,我们难以与荀家争锋……但如果要是有人自愿前来,我想荀家也不会强人所难的。”
听郭嘉发表的这番强盗逻辑,苏逸非但没有丝毫反感,反而用一种赞赏的目光看着他,嘿嘿笑道:“没错儿,我就不相信颍川学院里的学子一个个都是冥顽不灵的家伙,起码…有你这个前车之鉴,我想总会有几个漏网之鱼存在的。”
“我承认,我的确有几个至交好友郁郁不得志,不过我没有把握说服他们愿意来投。”郭嘉无奈的笑了笑,看着苏逸一脸玩味道:“况且,你还没有派人去搜罗医师吧?我可是提了不少想法……”
“好好好。”苏逸苦笑了几声,在郭嘉期待的眼神中,闭目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记得,南方有位名医华佗,汝南也有位名医张仲景,也许他们会对你的病情有所帮助也说不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