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凤王攻赵(中)(2/2)
苏平疆得知萧霄在增兵赵境的当天就一路杀了过去后,急的直跺脚,他没想到这萧霄居然比许统还急躁,早知道还不如让许统去呢。群臣对凤王突然率兵攻赵一事也大为震惊,拍手称快的只有许统一人,苏戈则被萧霄的变化弄得措手不及,无奈之下只得一面替萧霄催办粮草,一面劝说苏平疆尽快调回凤王。
事到如今贺然的事再也瞒不住了,群臣得知详情后皆大惊失色,惊愕半天才有人想起该劝凤王回兵,这样打下去易国就完了。
苏平疆一日连下三道诏书都没有送到萧霄手中,因为赵国赶来增援的人马已切断了萧霄的后路,尽管易军死命攻击依然无法冲破赵军的围堵,一夜厮杀下来,赵军虽死伤惨重却依然固守着营寨。
传旨官反倒成了探报,把前方战事如实的向苏平疆作了回禀,这下大家更着急了,军师不知生死,凤王再有闪失,那易国再无栋梁了,如今之计只能是先救回凤王再说了,正在群臣商议着该抽调何处兵马前去支援时,有人来报,藏贤谷的守军不守军令,擅自离谷了。
苏平疆的头更大了,现在易国乱成了一锅粥,顺国很可能趁机来攻打,藏贤谷乃是最后的退路,现在那里的守军居然弃谷而出,这还了得?
“快去给我查明!孔林他还要不要脑袋!”苏平疆气的直拍几案。
“大王不必动怒,臣料定孔林定是去助凤王了,报事的人随后就会到。”苏戈启奏道。
“他胆子也太大了!寡人饶不了他!”
“大王也知军师与这些将校的感情,他们得知军师有难定然群情激奋,孔林就算想约束也约束不得的,请大王息怒,那两千守谷之卒精锐无比,不如就让他们去吧,击溃了拦路的赵军再命他们回去不迟。”许统劝解道。
苏平疆无奈只得暂且不再计较此事,说实话他也为调兵之事发愁,顺国那边不能不防啊。
果如苏戈说的那样,孔林的确是带兵去助凤王了,当军师被赵人所害的消息传到藏贤谷后,谷内立刻就炸了营,不等孔林传令,近三千士就齐集帐外了,这些久经整训的军卒虽无喧哗吵闹,但皆紧握刀剑两眼赤红,孔林的眼睛也早就红了。
几个将领商议之后,做出了和萧霄一样的决定:攻打赵国!计议一出,将士们一刻都等不得了,都觉得早一刻出战军师就多一分生机。
面对激忿填膺的将士,孔林不禁有些发抖了,一方面他为将士的忠义而感动,另一面他也感到了惶恐,因为他知道凭自己的威望在这个时候是无法约束这群人的,尤其是那几位偏将,他们名为军师属下,实为军师兄弟,况且他自己此刻心情比他们还要急切,这就意味着要顶着违抗军令的罪名出征了,如果向大王请战,往返路途上就要耽搁整整一天,这一天他不敢浪费,如果军师真因这一天的耽搁而丧命,那这帮人非把自己碎尸万段不可,孔林不怕死,他怕的是死后无颜去见军师。
“无命而动乃是死罪!”孔林喊出这句话时胸脯剧烈起伏着,众人皆怒目而视,“不怕死的跟我去救军师!”他接下来的这句话令众将士顿时沸腾起来,一个个高喊着“救军师!救军师!”声浪一阵高过一阵。
恰在此时,有人来报:凤王为救军师已然开始攻赵。这个消息让众将士愈发激昂,对凤王生出无尽爱戴之情。这下更没什么好怕的了,孔林命将士作征战所需的一切军资准备,然后于谷前列队,同时派出人向大王请罪。
为了留下五百人守谷,孔林几乎都要给将士们下跪了,死说活说总算让一个正在生病的偏将同意带部下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