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2/2)
我很自豪的对她说:“俺祖上是同治皇帝的老师,俺爷爷的太爷爷还中过解元。算名门之后吧?呵叭”
“哦?那还真是!了不起了不是。
看着燕钟猜露出佩服的表情,我洋洋得意:“嘿嘿!小意思。
她笑着摇了摇头,然后又拿起我的笔记,随意翻了起来。我没打搅她,掏出烟点了一支。过了一会儿,从笔记上她好像有所感悟,轻吟念一不,“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念着念着童皱起了旧帜,尖然问:“后面怎么没有了?。
弹了下烟灰,我点点头:“这只是个临时的随心笔记,东西不全的
她好奇地问:“那你知道这诗吗?。
我笑了笑说:“当然知道啦!这《赠邻女》是晚唐女诗人鱼幼薇的代表作
“能背我听听么?”
“可以
她对这感兴趣令我微微有些诧异。不过文人都自负,既然你暗地里考我,那绝对不会令你失望。于是我坐了个端正,习惯性地抿了抿嘴,才娓娓念了起来: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歇
整诗被我念的百转千回、语音绕梁。当念到“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时,我还颇有深意的膘了她一眼。
燕钟晴点点下顾,指尖微微梳理了下秀,看着地板说:“好一句“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她这样说倒是令我惊叹了。也吊起了我的兴致:“你也会品诗?唉,后世人大多只欣赏那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你的眼光不一样。”
燕钟晴看着我说:“鱼玄机这《增邻女》的精髓全在最后一句上了。前面只是对当时处境的一种叙述,而最后那句才是为自己悲惨的命运真心感叹,感叹世道的不公,感叹人们对她的误解,最终还是出了家”
这番话是真说到我心坎上了,和我的理解不谋而合!我不禁又重新审视了下眼前的她。只看见此时燕钟晴的脸上微带佣怅,还有丝难言的落寞。我突然想,难道几千年前唐朝的那位女诗人写下这诗后,就是这副神情吗?说不定就是。
我把烟头掐去,回应了她一个眼神:“嗯,她父亲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受父亲的影响,她幼年得调教,五岁便能诵诗数百,七岁开始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赞的诗童。”
看见燕钟猜认真的在听,我很开心,顿了顿又接着说:“鱼幼薇十五岁入道观,出家后道号“玄机”。其风如绝世,狐媚多情,且能诗善韵。她的诗作中有“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这些美好的佳句,一下子就在故家和文人中传为美言。就因为这样,鱼玄机才开始结交温庭筠、李那等当时的名人,艳名远播起来
燕钟晴也情不自禁的接了句:“没错。最好笑的是。连大哲人鲁迅都是她的粉丝呢!”
“哈哈!我也是啊!”
燕钟睛忽地又低落了起来。幽怨地说:“可是鱼玄机的一生都很惨。早年没嫁好,出家后又被受奚落指责,最后死的更是令人心酸。《唐才子传》中说,她是被斩的
我认同的点点头:“杀人偿命,古往今来倒是没安过。”
我见她有点不高兴,知道是同情前人了,于是赶忙换个话题:“呵呵!燕医生喜欢唐诗?
她被我这么一问,倒是微笑了下:“嗯,词也喜蕊。
我假装很欣赏,其实是想套近乎:“哇!难得难得!我也喜欢宋词啊!比如说那”。
“词不一定只有宋词吧?明清的也挺不错。不过宋代确实绝世。”她打断我。这句话令我顿显尴尬,不过毕竟是痞人,赶鼻逢迎上去:“那是那是!我也喜欢明清的,宋词只是略通一二啦!”
看见她微微愣了下,我就知道已成功了小半,赶紧打蛇乘棍上的得瑟起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我刚落音,她就合着这词的韵调,接了下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时间我看看她,她看看我,两人脸上的喜色都毫无掩饰的流露了出来,竟同时喊了起来:“一剪梅!”
精彩继续,不要走开,马上回来。
求推荐、求收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