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回 坦克!又见坦克!(1/2)
坦克!又见坦克!
火车隆隆向着北方开动着,蒸汽不断从车头烟囱里冒出来,天空中拉出一条人造云彩。 蔚蓝天空因为这道云彩而变得生动起来。
车厢里高中留学生们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家,别说是去遥远欧洲,这以前,对他们来说是想也不敢想事情。
“成老师,你说德国啥样啊?”一个扎着条马尾辫女高中生问道。
这位陈老师,是六名翻译中一个,刚刚毕业于北大英美文学专业,因为大学时代自学着读过几本德语书,因此被教育部委派参与这次庞大留学计划。
他笑着说道:“我也不知道德国啥样子,因为我也没有去过,不过德国出过很多伟大人物,像是马克思,歌德,叔本华,黑格尔,康德,贝多芬,巴赫等等等等。这个国家特别出人才,尤其是哲学、音乐、现代工业科技上,几乎是星光闪烁。他们创造出了世界上许许多多第一,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机,第一个导弹,第一架直升机,第一个保温瓶,第一个发现x射线,一个国家独自奠定了现代量子力学基础。说起德国科学技术,确实是世界当之无愧第一。”
坐他对面一个同样是高中生男孩子急着问:“那这个国家怎么还打仗啊?他们为什么要和日本鬼子当盟国啊?”
成翻译一时语塞,想了一下回答说:“大概是因为德国人太骄傲了,看不起中国,觉得我们既贫穷又愚昧,觉得我们是东亚病夫。大体上,二战前德国人眼里是没有中国人地位。”
顿时,周围座位上站起来探头听陈翻译说话留学生们都不吭声了,几个女孩眼里甚至泛起了泪,就连一个戴眼镜瘦瘦文弱男孩子眼里都泛起了雾气。
“耻辱!”此刻,每一个孩子心里都咀嚼着这个词。耻辱啊!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文明之邦,人类文明创造者之一和唯一集大成而传承有序不灭继承者,一个二百年多年清朝之后就成了世界万邦中原始部落一般存,这种衰落是这样突然而又这样顺理成章。
为了有利于互相帮助学习,车上座位是混排,大学生和高中生混排而作,这样既有利于大生活上照顾小,又有利于小学习上请教大。毕竟漫长旅程接近两个月,总不能一路无所事事度过去。
前面一个大学生站了起来,他穿着那刚领到不久中山装显得精神烁烁。北京为了给每个留学生置办一套咔叽布中山装充门面,扣下了原本为中央高级干部换装布料。穿着这年头高级布料,和主席穿着同样布料,这个年轻人感觉自己腰杆子都硬了。
他红着脸直着脖子道:“夏者,大国也;华者,大美也。我中华乃大美之大国,虽一时之辱然世代不忘。我辈健儿必以生许国,为国图强,为学得科学技术报国,不惜此身!”
成翻译也有些激动了,他赞许大声说道:“你说对。要知道,国家派出我们赴东德留学是了大钱,我们每个人每月留学费相当于3户农民一年收成,也就是说,一个人留学一年费相当于36户农民一年收成,这等于是一个很大村庄一年收成啊!13个留学生等于是中华13个村庄不吃不喝供养!这么多粮食国家省下来供养大家读书,不管读什么专业,都必须全力以赴,肝脑涂地去读!大家手表纸笔,衣服鞋袜,脸盆牙膏,一饮一啄都是祖国人民节衣缩食省下来。”
车厢里年轻人听着这话都震惊了,呆呆站着或坐着。
之前为了给他们减压,教育部并没有公布他们留学费,但是每一个翻译和随车生活辅导员都被清楚告知,祖国这些年轻人身上投入了多大心血,寄托了多少希望。
每一个年轻人都默默地想着,一村之力,供给一人,13村之力,供给13人……
一个学生默然不语,坐回自己座位,翻开了德语红宝书,两个学生,三个学生……随着所有学生都开始阅读和记背,整个这条车厢不再有初时如出游般兴奋。一种无形压力催促着大家像海绵一般拼命往大脑里灌输着德语这门陌生而拗口语言。
显然,学生们明白了自己价值,知道了担子重量。
生活辅导员们忙碌起来,有打着开水,给每个学生面前不锈钢茶杯倒上热水。有去后部货车车厢整理清点被子和铺盖卷,准备一一发给学生们塞座位下。这些留学生们抵达列宁格勒之前,将要靠这些被服凑合,座位上或者车子走廊中熬过许多夜晚。艰辛漫长旅途这才刚刚开始。
两列火车一前一后无人田野中拉着震耳汽笛隆隆前进着,他们征途是星辰大海。
舟山岛上,67军385师没有等来预期中连续炮轰,这让霍宏坤不明白,但是却足以让他由悲转喜。
“给我冲,219师敢后退一步就地正*法!坦克给我上去!把219师堵路卡车全给我顶开,冲出去,杀出一条血路,供军没炮弹了!”霍宏坤领悟似想明白了,这是天大机会,绝不能错过,一旦对手补充上了炮弹,自己这385师今天就要全交代这里。他大声命令道。
“冲!师座命令!弟兄们冲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