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回 列车生活(2/2)
“……舟山大战,我陆海空军英勇无畏,终因寡不敌众,陷于供匪……
……追授石觉陆军上将衔,青天白日勋章一枚,追授马纪壮海军中将衔,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海军整合,势必行……我中华民国海军作战舰艇一应编入台湾岛守备舰队,令李连樨晋升海军中将,任台湾岛守备舰队司令……”
一份份总统口谕写完,老蒋瘫软靠向后面椅背,连叫秘书收文件拟定正式文稿力气似乎都没了……
苏联大地上,两台巨大黑色蒸汽火车头吐着白烟呜呜一路向西疾驰着。列车中暖气似乎冰雪严寒中屈服了,时不时出问题,以至于车后挂着那些客车车厢上玻璃,零下三十多度冰天雪地中,已经全都结上了晶莹窗,车内温度已经几乎接近零度。
这两列列车上乘客是毕业于194921万名大学生中5个,61万高中生中得8个。
“苏联好冷啊!”中文系毕业大学生梅雪感慨道。
边上她同学胡心萍伸了个懒腰,苦着脸说:“两个星期了,除了换轮子那次车站呆了半天,我就没下过地。现我整个人都要生锈了。”
坐她两对面郑海闻言也放下手中书,笑道:“这一路可真像是去西天取经啊,艰苦漫长,就是不知道,你两谁是二师兄谁是大师兄。”
梅雪闻言掩面扑哧一笑,笑过后放下掩住脸庞手骂道:“见你鬼,你才是二师兄呢!告诉你,我可坚定着呢。到了东德,我就改学工科,为国家将来建设多出一把力。我高中时数学成绩可是一直很不错。”
梳着大辫子胡心萍大眼睛一转道:“大师兄二师兄都别争了,师父不就那坐着呢吗?”说着,胡心萍指了指郑海边上坐着崔国栋。
三人说了这半天,崔国栋却仍然一动不动看着书,完全不知道身边事情,整个人沉浸自己世界里。
胡心萍看看崔国栋,感觉自愧不如,摇了摇头说道:“师妹我要去后车厢做个体操再继续看书,不然话呀,我这胳膊腿可就真锈上了。”
说着,胡心萍疲乏站起身走向列车后货车车厢。
来到这被开辟为运动区货车车厢中,胡心萍看着拥挤这里做操压腿高中生们叹了口气。
“唉,连个做操地方都这么挤……”
梅雪也从车厢里跟了过来,见状小声附耳胡心萍道:“干脆我们去梳洗车厢,做个操,顺便把你辫子梳一下,我告诉你,都有味了呢。”
胡心萍闻言几乎要哭了出来,连声道:“走走。”
郑海见两个女生离开,用手推了一把身边崔国栋道:“老崔,老崔,别看了,你说说,这还有多久才能到列宁格勒啊?”
崔国栋被推出了德语世界后,愣了愣神,反应过来道:“成老师不是说了吗,还有5天就能到。你别急,看看书,睡睡觉,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郑海烦躁抱怨道:“我宁愿参军上战场和鬼子拼刺刀,也不愿意继续这么窝着了,我浑身都难受死了,骨头一根根全都是酸,一掰就能掰碎了你信不信?这么下去,我怕是要先牺牲路上了。”
崔国栋笑道:“放心,有药箱呢,你死不了。”
郑海闻言也笑了,悄声道:“老崔,我可听说,三号车厢有个小子,裤裆都坐烂了,被成老师拉去厨房单独洗屁股擦药水了。”
崔国栋呵呵一笑道:“这也是没办法,车上条件艰苦,要是自己再不注意点,每天去洗漱间擦洗一下,保不准大家都要出痦疮。”
“是啊。”郑海一边叹气回答,一边靠车窗前,用手擦去玻璃上冰。望着那漫山遍野白雪茫茫天地开始发呆。
这时东德已经开始为了迎接中国学生到来做着准备工作,每一个接收中国学生家庭都已经被确定了下来。按照政策,每个学生到来能够给这家人带来一份额外口粮,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愿意为了一份口粮而增加一个陌生成员,后还是东德**员们勇敢挑起了大梁,每家踊跃报名。
东德主席乌布里希同志告诉教育部长弗兰萨女士,这些年轻人是中德之间友谊种子,未来中德之间交流桥梁和纽带,而且中国为了他们付出了很高学费。要知道东德此时虽然困难,但是学生学费全部是国家补贴,尤其是大学生,只要交纳书本费而已。
中国同志当初协商时表示,愿意用粮食折算,缴纳全额学费,而且另外每年再向东德提供五千吨免费大米作为留学生伙食费。这就让此刻粮食短缺乌布里希没法拒绝这样请求,毕竟乌布里希看来,学校里老师一个班带二十人也是带,带三十人也是带,没啥太大区别。而五千吨大米显然是中国学生吃不完……
l↖↗l</p>
<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