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回 无价之宝(1/2)
首先感谢昨日打赏用户5492126和fvgv两位兄弟,谨以本章感谢中华田园猫兄弟。
无价之宝
苏联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热核武器原理理论小组组长泽尔多维奇面对着桌上薄薄一叠纸片,已经沉默着思考了一个多小时了,眼前这份据说是中国人搞来资料让他收到了巨大冲击。
经历了脸上表情由疑转惊,由惊转喜之后,终于,泽尔多维奇想通了!
他一手抱住脑袋,一手紧紧捏着一张普普通通纸片大声道“这些资料太重要了!是!是这样!我需要计算,立刻计算!”
一旁克格勃高级军官巴科罗夫问道:“您觉得这些资料价值多少?您知道,我需要向中央汇报这些资料价值。请您给我个初步估计吧。”
泽尔多维奇皱眉道:“多少钱?如果这个思路是正确,那么就证明我们目前两个方案是错误。而我们正准备把这两个方案一一进行实验,如果这两个方案失败,仅仅浪费资金就要二十亿卢布。但是重要是,我们耽误宝贵时间将是无法弥补。看来美国人已经实验辐射内爆了,我们必须立刻计算验证这一思路可行性。”
苏联氢弹研究之所以走了弯路,是因为他们迷信从美国科学家福斯手里得来超级炸弹构型图。
福斯是个有着**信仰科学家,他长期服务于于曼哈顿计划,因此它情报,令苏联科学家极其重视。
这个后世已经解密构型图画很简单,提到了氢弹热核装药需要高压缩比,但是天知道这样高压缩比如何实现。苏联科学家完全没有头绪。
福斯情报中虽然也初步提出了很多假象途径来实现,其中就有那种辐射内爆想法。
但是可以假象途径太多,让苏联科学家完全没法判断哪种才是正确,后,苏联科学家抛弃了福斯数种假象,而只是借助于福斯那简单粗糙“超级炸弹构型图”来研制,这下子可就走了大弯路。
苏联科学家想出办法是通过爆轰而不是辐射内爆来提供氢弹点火高压缩比,为此还出了两个爆轰方案,一个叫“管子”,一个叫“夹饼”,这名字取法,就是来源于爆轰方式,一个是爆轰原子弹中管子里液氘,一个是爆轰包原子弹外铀-238与氘化锂夹层。
但是这两种方式是后世所谓干式氢弹,是单级氢弹,这种途径造出来氢弹当量小,只有辐射内爆几十分之一当量。不能和采用辐射内爆原理氢弹相提并论。
苏联好不容易造出来“夹层饼”,并跟美国人之后爆炸了“夹层饼”之后,才灰头土脸意识到,用这个复杂低效构型是不可能达到美国人爆炸氢弹所达到当量。这才意识到利用辐射内爆搞多级氢弹才是正确构型。
而小强提供给苏联资料,是195年底美国科学家刚刚意识到,福斯经典构型是不可行。这份来自美国科学家绝密报告中提到,福斯经典构形致命问题是:
第一,由于对x射线几乎透明,氘-氘反应点火温度太高。
第二,第二,氘-氚反应点火温度稍低,但大量使用氚太过昂贵,搞不起。
第三,第三,热核材料局部点火之后能量耗散速度和流体动力学飞散速度要比聚变释能速度得多,因此热核反应条件无法传递给周围热核材料,无法实现自持反应。
这三点一提出来,立即就让美国氢弹研究不得不抛弃福斯“经典构型”而另辟蹊径,并终走上了辐射内爆价廉物美正确路线。并且早于苏联爆炸了氢弹。
而小强提供另一份文件加震撼,这是1951年三月,泰勒和乌拉姆联名发表内部论文《nheternetsi》,如果硬要翻译过来就是《异质催化下爆炸第一章》。这篇论文是当时美国头号国家机密,当时看过这篇论文人都要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存档并且进行监控。
这篇后世解密了秘密论文中提出了分级氢弹方案,后来被称作&qt;泰勒-乌拉姆构型构型&qt;,其要点是:
1)氢弹由分开两个部分构成;
2)热核材料要先冷压缩,再热点火;
3)初级爆炸产生能量通过x射线辐射传导至次级向内压缩。
毫无疑问,对于苏联那些已经霸王硬上弓搞出了干式氢弹构型,并且已经开始建造工作核物理领域科学巨蘖们,只要看了这篇论文,就等于将他们猛地一把推进了正确轨道,半只脚跨进了辐射内爆氢弹门槛。
这篇论文后世解密这一部分也已经足够将已经搞出单级氢弹模型苏联完全推进正确轨道。不过整理资料小强看来,这年头苏联科技力量真是够牛,路子走错还能死钻牛角尖搞出干式氢弹,还一搞就是两个干式构型,这种知难而进,遇强强力量实是恐怖令人发指。
来自克格勃军官巴科罗夫一边等了半天,面对苏联化学物理研究所白墙干坐着,几乎是闲要发疯了。他郁闷继续问道:“尊敬泽尔多维奇先生,您意思是这份资料值二十亿卢布?”
泽尔多维奇此时已经被这些资料挑激动到口不择言,他瞪着眼睛骂道:“你这个情报局来傻瓜!科学是不能用金钱衡量!这是无价!无价!现你赶紧从我这里出去,不要影响我工作!我要立刻召开热核武器原理理论小组会议,对这份资料进行研究和计算。这太重要了!太重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