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节 正式出兵(1/2)
首先感谢大伙一个月来支持,感谢每一个打赏朋友。
再说一声抱歉,昨天有两个朋友投下了十八张票,要说是,近十天无法加。
为了上架作后准备工作。
每天两是绝对会保证,这是给所有朋友早就下过了保证。
十天内无法加,希望大伙体谅,谢谢
现代史书上,李元兴看到过李艺造反记载,应该是贞观元年元月,也就是说应该还明年,还有好几个月呢。
看来,自己真正是改变了历史。
“李常,河南道与剑南道调集精兵现何处?”李元兴已经不可能再彷徨了,战争即将开始。既然李二把罗艺不当回事,众将军甚至没有一个人过来专门找自己说这事情,看来这个罗艺当真只配给自己这个第一次上战争人当作练兵。
“回殿下话,程将军与尉迟将军已经去接收了。山南道兵马已经入营,长孙大人正核对人数与兵械。候将军,张将军,李王爷兵马也已经准备好,正由将作营修整马蹄与马鞍。多三日,弩箭就可以送入大营!”
李元兴心中又多了一份沉重,这是一份责任。
可同时也感慨着,大唐兵部速度好呀。
先不说来自山南、剑南,河南三道兵马是事先就由李靖安排调集,就说候君集等三人三千骑兵,却是临时决定,这才一天时间就已经集结完毕。三天后就可以进入战斗状态。
大唐!
公元七世纪至十世纪,这个地球上强大帝国。
沉重之后,信心从心底涌了出来。
“传本王令,候君集三位将军安心准备,一定要万无一失。程将军东,尉迟将军西,长孙大人随本王一起行动,豳州包围罗艺。再传本王令,此贼不配姓李,任何斩杀此贼者,爵进一阶,官升三级,黄金百两,良田千亩!”
李元兴心中带着一种杀气,带着一种自信。
卢承庆与李常同时站了起来,躬身听令,李元兴气势也越来越象一位王爷了。
一位王爷有一千私兵,而李元兴身为秦王,天策上将,他可以有多私兵,但现并不是战争年代,李元兴也不敢与李世民时期秦王拥有同样多,人数为三千私兵,所以李元兴选择了一千六百人。
留李元兴秦王庄,还有一千五百多人。
白二娃作为贴身卫士被要求任何时候也不能让秦王离开他视线。
次日凌晨,大约就是三四点时候,李元兴带着自己三百卫队骑马前往长安城外军营。李绩将从这里出发。
以现时间来计算,李绩军队就是三点埋锅,四点吃饭,五点整装,六点列队准备出发。
李绩这一万人部队,说是一万。事实上却是二万多人,其中战兵一万,战兵之中步兵八千,骑兵二千,斥候三百人。这是李绩正规军部队。然后还有辅兵一万一千人。这其中,有专门负责马匹五百人,粮草三千人,伙头军五百人。
后就是战斗辅助人员,比如运送床弩,弓弩,等人员,足足六千人。
然后一千人为杂工。
所以一万大军,事实上就是二万一千人,而且这个编制并不满。按照唐军规定,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
李元兴既然说了,李绩领兵一万,那就是一万,无所谓什么整军多少人。李绩绝对不会这种小事去与主帅争执,无非就是挑选精兵,带足一万人罢了。
事实上,李绩依然是玩了一个滑头,差那二千五百人,他编到了辅兵队伍之中。
又害怕辅兵人数不足,所以多要了一千杂工。
说到战斗力,李绩这一万人,至少可以拉出来一万五千战力。
军营不得骑马,李元兴也没有进军营,就站军营之外一个高坡上,远远看着李绩整军,天策上将旗帜就立他背后,由老狼亲自负责。
掌旗,军队之中也是一个相当高贵职务。
出发之前,李绩来了山坡上,却没有下马。马上行了一个大唐军礼:“上将军!”
李元兴依样回了一礼:“李将军此去,多多保重。”
“大丈夫为国征战,当马革裹尸!”
“将军胜败,关系到此役胜败!”李元兴这才说起军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