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并第一回(1/2)
() 楔子
话说曹雪芹写红楼特地在开篇楔子一文大谈其书来历如何荒诞离奇,且旨在谈情,不谈政治。后红学家皆知曹先生目的为规避清朝**之风险。若本文也借用曹先生手法,扑朔迷离,隐藏主旨,似乎不合乎当下zì yóu先进的文化氛围。不如开篇便点明主旨,也免得读者在睡觉时还在骂,“什么狗屁文章,不如当废品烧了好。不,当废品卖了好,老子还能赚点赏钱。”可如今书价大跌,更别提废书。若这废品当真能卖掉,却也了却了作者的心愿。说到底,本文究竟想说些什么,其实作者也很难说清。作者本想用“荒唐的教育制度下演绎一段荒唐的爱情”,可思来想去,无法动笔。教育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懂得。至于爱情对高中生来说确实太早太滑稽,当然不如人家玄幻言情类写得那么高明,那么荒唐。如此来说,作者只好一老本等的用最原始的写作方法来述写内心的那份回忆。
若读者还能继续读下去,可能要问,“现代的小说为什么要用章回体?”记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老师在写《生死疲劳》时也用了章回体。别人问他缘由,他很自大的说是为了唤醒读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回忆。但此书的作者却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是为了让读者看书时不觉得凌乱罢了。若还要纠缠其他,那作者只好悄悄地告诉你“表达爱与憎。”
第一回新学期学友重聚校喜讯来文理又分班
又逢九月开学。
于水游老远就看见上学期的同学孟腾飞,他把手里的包扔给他父亲,便向孟腾飞招呼道:“好啊,老兄,吃了没?”已过十点,吃早饭显得太晚,吃午饭又嫌过早。尽管于水游问的不合时宜,孟腾飞还是回了一句“我吃过了”。“刚过完暑假,你的胡子可长齐了?”于水游打趣道。“你难道和我不一样,这胡子有什么可说的?放假前走得急,还不知你选的是文还是理?”孟腾飞抿了抿不足五毫米的小胡子后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一开始选的是文,不过又改成了理,最后会到家,背着我爸给班主任打电话又选了文。”“至于吗,选文理竟需这般周折?”说着,他们一起进了校门。
由于刚开学,家长可以随便出入校门。若在平时,家长只能将孩子送到校门口。于父紧随着儿子,拎着大包小包,倍显吃力。过时间广场,东端便是教学楼。
在二号教学楼下已有许多学生和家长。他们多在围观刚贴出来的分班告示。“太棒了,我在五班,理科实验班。”“十八班,文科普通班。”有的人因自己被分在实验班而快乐,有的人因自己被分在普通班而悲伤。快乐的人向悲伤的人诉说着自己的快乐,哪怕他知道悲伤的人会愈加悲伤。悲伤的人向快乐的人诉说着自己的悲伤,尽管他不是有意的快乐的人倾点苦料。于水游感到快乐,但这并非但因他被分进了实验班,刚重要的是他一直保持着一颗童真的心。考试呀,分数呀,升学呀,统统的未在他的思虑范围之内。
“柳升阳,很高兴今年又能和你同班。”于水游注意到站在芭蕉树旁的柳升阳后上前说道。柳升阳转过身来,有微笑来表达对同学的问候。于水游不敢多说什么,又还之一笑,便寻别的同学去了。柳升阳习惯独处独思,喜欢看校园里的花花草草。他对本学期的分班很不关心,甚至有些逃避。他觉得高二年级的文理分科是一个善举,可学校偏偏要多分出两个实验班,就不那么令人称道了。他告别了送被褥的父母,便去宿舍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