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县试(下)(1/2)
() “爷爷,你快看,人真多啊。”
“多。”
“我们那里也会这么多吗?”小女孩歪着小脑袋,脆生生问道。
老人摸向小女孩的头,被小女孩灵巧的避开,反惹抱怨:“爷爷,你又摸我的头,我以后真不理你了。”
“不摸,不摸了。”
老人尴尬的收回手,解释道:“我们那里不会的,其他很多地方也不会,只有这一带才有。”
“为什么?”
“因为呀,前rì我登上府山之巅。俯瞰杭州城全貌。但见三十里水城内。有文庙。西武庙;左城隍。右衙署;上魁星。下文昌。亭市楼坐中。清虚道观香火旺。这样的形胜之的。自然引紫气来。汇集附近文脉于一隅了。”
小女孩有些费解,吮着食指,一脸迷糊状。
那三个武者在不远处听得清清楚楚,心思各异,那年龄稍长,面容儒雅,一副谦谦君子模样的年轻人者若无其事的喝着茶,显然并不把老人的话放在心上,另一人年轻人放下手中的茶杯,竖着耳朵仔细倾听,年龄最小的约二八芳华的紫衣女子,转动眼珠,抿着朱唇,脸上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听得最是专注。
儒雅男子摇头道:“封师弟,宁师妹。”
他口中的封师弟一笑,而那宁师妹可不管,吐了吐香舌,道:“岳师兄,我听爹说世上能人异士多不胜数,我们才刚出师门不久,可能就遇到了,那老先生讲得可真好,你们先坐着,我去那边。”
不等两人回话,她便顺手拿了配剑,向老人和小女孩处走去,儒雅男子露出无奈的笑容,封师弟捂嘴偷笑,他知道这个师兄除了练武,就是读些儒家经典,多年下来,身上的文气愈重了,对那些玄学之类自然逐渐没有什么好感。
“老先生,小女子有礼了。”紫衣女子执剑给老人行了个江湖礼仪。
老人含笑点头,看到女子剑柄上书有“华山宁中则”五个字,想必宁中则就是她的名字,而华山派的大名他可谓如雷贯耳,尤其近十年来声威更隆。
小女孩看到宁中则,羡慕道:“姐姐你可真漂亮。”
女人都是爱美的,不分年龄大小。
宁中则听有人赞她貌美,而且还是一个可爱异常的小女孩,心中欢喜,美眸几乎弯成了一个好看的月牙,她高兴的笑道:“你姑娘,你也很可爱,将来长大了一定比姐姐还漂亮。”
小女孩听后骄傲的挺胸昂头,神气极了。
这边两人说话声没有故意压低,客栈中人都听得到,女人们自然是很感兴趣的样子,男人们的表情还用说——女人啊,无奈呗。
“老先生,你刚才说此地文脉极盛,可是真的?”宁中则很好奇。
老人对宁中则观感不错,温和道:“真的,此地文气鼎沸涌动。几十年内。必将人才济济。文星云集,我游历大半南宋,只见两处堪堪与此地相匹。”
宁中则大讶,疑惑道:“我虽然不懂yīn阳。却也知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哪有气运集于一地经久不散的道理?”
老人自信笑道:“府山与山塔山鼎足而立。可将文脉镇住几十年。”说着一指京师方位道:“新皇登基,不出意外自今年可算起。”
宁中则对时政还是懂一些的,华山长辈闲聊时也偶尔谈起新皇,对新皇的施政都赞赏有加,料定若新皇能够坚持不变,在此一朝,必定会一扫前腐,按新皇年龄算,南宋至少鼎盛三十年。
周围人倾听老人言语,喜逐颜开,他们家乡如果果真若此,那他们的子孙后代哪个不受益,就连那岳师兄都认真思索,对比师长们的言论,终于不认为眼前的老人是位江湖骗子之类,最起码有些真本事。
“爷爷,你看下面那胖子好像睡着了。”小女孩趴在窗口说道。
众人顺小女孩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一胖子低着脑袋,身子有些摇摆。
宁中则心思转动,向老人请教道:“老先生,你看那人如何。”
老人心中敞亮,对这小娃娃的心思一清二楚,他不以为意,看向许仙身旁的胖子王维,因为角度的关系,老人只能看到大半侧脸,不过对他来说也够了。
手指飞速掐动,片刻,老人道:“此人一生富贵,无灾无难。”
宁中则望着下面,眼睛蓦地闪动,看到胖子身旁似乎闭目养神,卓然而立的许仙,她指着许仙道“那这人呢?”
“看此人面向,rì后多有劫难,最后孤苦了生。”
“啊?”宁中则看到许仙与众不同,询问老人,不料得了这么个悲惨的结局,心下不禁起了一丝同情之心。
一旁在坐的封师弟却是忍不住了,见老人说的有鼻子有眼,插言道:“老先生,你真的仅从一个人的面相就能判定一个人的一生?”
老先生笑道:“小友何必为难老夫,我又不是神仙,几十年后的事情谁能说清?三分天命,七分人事,命数无穷,人岂能尽言,恐怕天上的神仙,都无法言明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