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祖屋,与佛因缘(2/2)
接着,这老头不紧不慢地吟了一首诗:
生于盛世做王卿,哪怕无人识姓名?
元宵汤圆香四邻,添丁灯笼亮五更。
心安白发何劳虑,时来黄金足可荫;
只待来年运程到,举家欢乐享升平。
正在这时,瞌睡中的王乃章一头扎在书桌上——算是醒过来了。
他回忆瞌睡中景象,甚感奇怪:“钓鱼老者分明是要他在取名时用上水字和小字,那么,就有王水英抑或王小英之名可选,前者好像有点像女人的名字,而诗里面也隐隐藏有‘王、荫’之字。好,顺天意,那就取名王小英吧!”
王乃章正在大厅用红纸写下王小英的名讳与生辰八字:“年柱癸亥,月柱甲寅,rì柱甲申,时柱……”。
这时,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卖货郎挑着货担来到门坪停下,一边叮叮当当敲打着招客的铁片,一边吆喝着:“卖货郎!走东家、串西家,方便大家的卖货郎,收鸡毛、收鸭毛、收鹅毛、收烂铜烂铁,换rì常百货、五金针线、麦芽糖……”。
看到没有人响应,这货郎便重新挑起担子,有点抑、扬、顿、挫的边走边唱:
生了儿子莫欢喜,又要油盐又要米;
今朝托生鬼变人,他rì便成取债鬼。
王乃章听其歌词好像与自己正在做的工作有点内在关联,感到甚为蹊跷,他猛然想起自己的开基祖也是货郎出身,便走出厅门去看那卖货郎,但走到门坪时,卖货郎已经走出五十步开外,只得作罢。他脑海中回荡着卖货郎的歌词:“生了儿子莫欢喜,……他rì便成取债鬼。”便在心里直打鼓,暗想道:“莫非说的是我这个刚刚取名的大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