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2/2)
扶苏抱着这条小锦鲤走向河边,小锦鲤也知道这个男孩子不会杀了它,所以任由扶苏抱着自己走向小河。这时候几个混混已经搭成了约定,联手对付这个男孩子。这些人已经说好了,抢到的鱼归一个混混,其他的几个混混平分男孩子身上的钱。至于男孩子的命,他们决定也要了,免得将来男孩子的家人来找大家的麻烦。混混们不但要扶苏身上的钱,还要把扶苏打死或者打晕后掉进河里。
扶苏发现危险的时候,已经被这些混混们包围了。扶苏为了顺利偷跑出来,不但没有带手下而且连武器也没有带,这就导致扶苏想反抗也没有工具。扶苏第一时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抱着小锦鲤冲向了小河。他学过游泳,又想把小锦鲤放回河里,所以他决定跳到河里逃生。当混混们意识到扶苏的决定的时候,混混们开始围追堵截扶苏。
扶苏仗着身手灵活,躲过了几个人的围堵,但是还是被一个混混一棍子打在了脚上。一瘸一拐地他,速度上明显下降了不少,不久之后他再一次被混混们包围了。扶苏看了看手里的小锦鲤,一咬牙举起小锦鲤奋力往河里一丢。扶苏到了这时候还是想完成自己的人物,护送小锦鲤回归河流。
混混们很生气,不但抢走了扶苏身上的钱袋,而且对扶苏拳打脚踢起来。这时候扶苏的侍卫们发现扶苏不见了,就出来找扶苏。扶苏要是出事的话,保护扶苏的侍卫就是保护不力,按照当时的军规都是杀头的死罪。再说了如今扶苏渐渐长大,他极有可能成为秦王嬴政的接班人,所以大家都对扶苏上心起来。一旦扶苏成为秦王的话,他们就是扶苏的亲信,将来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为了大家的脑袋和前途,他们不得不对扶苏小心更小心,绝对不能让扶苏出事。
扶苏的手下很快知道了扶苏的事情,他们不但知道了扶苏买下了一条天价的锦鲤,而且也只打了一些人盯上了扶苏。他们马上赶往这里,正好救下了扶苏。要是他们再来晚一点,或者是没有找到这里的话,扶苏一定会被这些混混打死或者直接丢进水里。要是这样的话就算找到扶苏,扶苏也只能是一具尸体了。当大家七手八脚救下扶苏的时候,谁也没有注意到河里一条小锦鲤看着大家。等大家都离开后,小锦鲤跳上来咬住扶苏遗留下来的一块玉佩又跳回了河里。小锦鲤记住了扶苏这个名字和扶苏的样子,它想着将来要报答这个叫扶苏的人。
几年后扶苏被赵高等人联合陷害,不但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而且被发配到了一个干旱少雨的地方。扶苏一边鼓励大家积极耕种,一边为大家的饮水问题头疼。这时候一条尾巴金sè的锦鲤出现了,它不但留下了扶苏当年丢失的玉佩,而且在一个地方努力地点头不已。等锦鲤离开后,扶苏叫人挖这里地方,不久之后挖出了一口甜美的水井。为了纪念这个救了大家的锦鲤,扶苏给这口井取名为鲤井。扶苏终于想起了这条锦鲤,它就是当年他自己救下的那条小锦鲤。为此扶苏写下了一篇他关于小锦鲤的文章,来纪念这条知恩图报的小锦鲤。
就是因为扶苏深得人心,也因为这条小锦鲤的缘故,扶苏再一次被朝廷和赵高等人忌惮。赵高代秦始皇指责扶苏收买人心,利用神灵蛊惑人心,说扶苏有了不臣之心。赵高在圣旨里面暗示秦始皇对扶苏很不放心,要是扶苏心里还有秦始皇这个君王兼父亲的话,要扶苏自杀表忠心。其实赵高暗中嘱咐宣旨的人,一旦有机会就弄死扶苏,伪装成扶苏自杀的样子。
正当扶苏遇上杀身之祸的时候,这条锦鲤再一次出现了。本来这条锦鲤已经来到了龙门附近,准备全力以赴冲击龙门,准备跃过龙门成为神龙的。可就是这时候锦鲤感应到了扶苏的危机,它放弃了跃过龙门成为神龙的机会,回来救扶苏。对于它来说,跃过龙门是它的梦想,但是没有救救命恩人扶苏重要。跳龙门将来还有机会,就算跳不过去锦鲤还是锦鲤。可是扶苏不去救的话就会死,死了的扶苏再也活不过来了。相比之下锦鲤觉得救扶苏比跳龙门重要多了,所以它需要先去救扶苏。
这时候的锦鲤已经有了一定的本事,它发出一声刺耳的声音,震晕了大家。然后它救下了扶苏,用一个极像扶苏的死人代替扶苏,让其他人去交差。而它驼起扶苏离开了,它要把扶苏保护起来。锦鲤只好把扶苏带到了龙门,等它跃过龙门后再安排扶苏。
可是锦鲤不知道它因为救扶苏,消耗了太多的能力和力气。本来它跃龙门是一件百分百成功的事情,它多年的积累就是为了这一天。可是救下扶苏,驼扶苏来这里,真的消耗了太多的jīng力。锦鲤应该好好休息一下,等恢复了体力才可以再冲击。可是锦鲤急于完成自己的任务,好有时间安排扶苏,就来不及休息直接去跳龙门了。
这时候扶苏也已经清醒过来,刚好看见锦鲤从水里跃起准备跃过龙门。扶苏发现锦鲤努力跃起的高度够不着龙门,就发出了惊呼。锦鲤回头一看扶苏,好像在和扶苏道别一样。扶苏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加油,锦鲤奋力一挺终于跃过了龙门。当跃过龙门的锦鲤下降的时候,奇迹发生了。跃过龙门的锦鲤在一阵红光中变成了一条巨龙,鱼头首先变成了龙头,然后巨龙的身体变大变长。当尾巴都变成龙尾的时候,锦鲤发生它化龙后的第一声巨响。一阵龙吟后,一条几近完美的巨龙出现在了扶苏面前。龙头对着扶苏点了点,扶苏马上攀爬到了巨龙头部上面,巨龙一摔龙尾就把扶苏和自己送上了天。
芽儿还在津津有味地回味的时候,一边听故事的顾原说道:“芽儿,月娘姆妈讲的故事好听吗?故事告诉你一个道理,做人不但要善良而且需要知恩图报。舅公给你总结了一个经验,今天告诉你。‘为人向善,福未到祸已远离。为人向恶,祸未至福已离去。’好人总会有好报,坏人迟早有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