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驮菩萨的传说(1/2)
() 轮到了芽儿的nǎinǎi顾氏给孙子芽儿讲故事了。芽儿有一肚子疑问,要问nǎinǎi顾氏。芽儿问nǎinǎi顾氏道:“nǎinǎi,为什么我们看见的韦驮菩萨是和弥勒佛背对背的?他为什么要面对着大殿呢?还有,nǎinǎi您给我看的经书里面的韦驮菩萨像是手上横放着金刚杵的,这是为什么呢?”
顾氏对于孙子芽儿的细心很是开心,这代表芽儿观察很仔细。只有心里有了记挂和兴趣,才会注意这些细节问题,看来芽儿很在意这一次去寺庙的事情。
顾氏说道:“韦驮菩萨手里横着托金刚杵,双手合十着,这是对佛祖的尊敬。经书上的这幅韦驮菩萨像是在给佛祖行礼的样子。表示他在维护经书的尊严和神圣。至于韦驮菩萨为什么要站在弥勒佛背后,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韦驮菩萨在堵截妖魔鬼怪。这种方式有点像我们大家说的‘关门打狗’。当然这种说法没有得到证实,不知道是真是假。”
“韦驮菩萨的名字是真的,在古代真的有一个名将叫韦陀。相传商朝末期,真的有一员名将叫韦陀。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为人相当正直,因为不愿意助纣为虐所以自动放弃富贵。隐居山林数年之后,最后韦陀自愿加入正义之师,帮助周武王推翻了**的商王朝。成功之后韦陀没有接受朝廷的封赏,毅然回到了山林。多年后韦陀修炼成道,成为了肉身成圣的神将。再后来韦陀出任佛门护法神,成为了佛门第一神将。他的地位和道门第一神将二郎神一样,都是同一级别的护法神将。”
“芽儿,关于韦驮菩萨面对大殿的事情,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佛门有一个传统,就是下界修炼。传说中无论是佛祖还是菩萨,都喜欢带着任务下界修炼。有的是转世投胎,经历一世人间体验修炼自己的修为。有的是化身凡人,经历一阵人间冷暖,锻炼自己的心xìng。也有的随意而为,在凡间留下自己的足迹。这一年韦驮菩萨发愿来人间走一走,经历一世平凡人的生活,再回来当菩萨。这种方式最艰苦,不但没有法力而且连记忆力也没有了。要是这一世凡人韦陀犯了错事或者破了戒,就会影响到韦驮菩萨能不能归位的大问题。不过这种放弃记忆和法力的修炼,jīng进更大效果更好。”
“韦陀投身凡间,在失去所有记忆力的情况下,没有半点法力的他,向平凡人一样生活。这时候一段本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这可能是一段天意。南海观世音菩萨一时兴起,带着龙女和善财童子下界。刚好遇上转世的韦陀,发生了一段奇妙的经历。”
“当时韦陀生活的地方,两岸之间没有石桥,来往两岸只能依靠渡船。渡船不但有诸多限制,而且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天就不能渡船了。韦陀深知两岸老百姓的艰苦,所以他发愿建一座方便两岸老百姓的石桥。韦陀只是一个穷小子,没有财路也没有门路,没有富家地主提供资金,所以韦陀只有慢慢等待机会。韦陀一边自己策划桥梁图纸,一边想办法筹集资金。为了筹集资金,韦陀每天做小工赚钱,韦陀除了必要的开支外,很少花钱。大家明明知道韦陀的心思,还是笑话韦陀是一个小气鬼。”
“得知韦陀的心愿,观音菩萨有心帮助韦陀完成心愿。所以想出了一个别人想不到的主意,这才引起了后来诸多的麻烦。观音菩萨变成一个美丽的少女,站在岸边吸引大家。观音菩萨变化出来的少女,说她要为自己找一个夫家,唯一的标准只有一个。任何一个人只要用银子丢中她,她就是这个人的妻子。要是这个人已经结婚了,她愿意给这个男人当小老婆甚至于下女。唯一的要求就是每一个男子必须用银子丢她。不是银子丢她的话,就算丢中了也不算数。”
“少女的话引起了轰动,大家都以为这个少女疯了。只要一小块银子,就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美丽的妻子,当然谁都愿意。一大群男子纷纷拿出自己所有的银子,一块又一块地丢向少女。结果当然很明白,在观音菩萨的加持下,不要说是丢中身子了,就是想冲破观音菩萨的外层保护都是妄想。观音菩萨的原意,就是为韦陀积攒造桥的费用。”
“连续已经好几天了,没有一个人能够用银子丢中少女。少女依然每天来河边,光是看热闹的老百姓就有数百人。每天用银子丢少女的男子,不下千人,大多数的男人都是丢几次不中后就放弃了。只有一些有钱的男人,他们不停地用整块银子换成散碎银子丢少女。这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一个独特风景,引来越来越多的人的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