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打包转让(1/2)
()刚进门,丁立名就迫不及待地询问道:“请问那位是沈文信?”
易小军一看他装束就明白了,应该是有点来头,没想到沈文信真没有吹牛啊!青铜钵这么就找到了卖主,他不由得后悔了起来,怎么一说那个象牙笔筒也是老物?
“算了,男子汉大丈夫,说出话就要算话,反正也不缺那点钱。”易小军也没想着要拿回象牙笔筒,相反对沈文信眼力极为佩服,上前招待丁立名坐下,倒了一杯西湖龙井和摆了一盘果脯。
易小军店铺,有时候也会招待些重要老顾客,因此饮品、小吃还是有点存货。
“你好,我是这里老板,这位是你找人,沈文信,你们俩好好谈吧。”易小军说完,回到了电脑桌前,看似玩游戏上网,实则也对于这桩交易很是上心,店铺内面积本来不大,所以他们之间说话还是能够清晰听到。
沈文信、丁立名相对而坐,前面有一张不大折叠桌子,看着慢腾腾、气势内敛丁立名以审视眼神观察沈文信,不由得感觉不自,却也并没有急着说话,两人就这么对坐了十几分钟,连不远处易小军都不耐烦了,茶水都喝得差不多了,故此借故蓄水来到了他们面前。
添加了开水之后,袅袅雾气之下,一件笔筒形式事物还摆放桌面之上,丁立名这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象牙笔筒身上,脸sè时而惊喜时而疑惑,开口对易小军说道:“小兄弟,这是你店里面摆设品?”
“不是,这是我朋友沈文信刚淘到老物件,听他说好像是明代象牙笔筒。”易小军可没脸说刚才那一幕,把所有一切都归结到了沈文信身上。
只见丁立名上手之后啧啧称奇,连声称赞道:“好东西,好东西,应该了几十万吧?”
“一台苹果手机而已……”易小军话深深震惊了丁立名,苹果手机?不就四五千左右嘛,这是一个大漏啊!
“四五千买?”
“不是,应该算两万吧。”
沈文信承诺欠账是两万,易小军也不遮掩,说了个实数,丁立名立马对于这个沉稳年轻人开始欣赏了,起初沉默不过是一个交易前下马威,考量下沈文信得心态,进而有了一个大致评估,这么说来,沈文信专业素养不低啊。
象牙笔筒,一上手,丁立名就无法拒绝这种细腻手感了,他主攻杂项,不论是青铜钵还是象牙笔筒,现收藏界来说,可以囊括进杂项里面,是一种可以把手物件。
转过头,丁立名开始与沈文信正式交谈,说道:“小老弟,你眼力不错啊,家里面那个青铜钵也是了低价收购吧?”
“嗯,不知丁老板,这次来目是?”沈文信是明知故问,青铜钵收购价也没明确表示出来,而且看样子这个丁立名对于这个象牙笔筒也情有独钟样子。
“明人不说暗话,我对那个青铜钵很喜欢,不知沈老弟,能否割爱转让?”
“可以,丁老板,你开个价。”
是是旧,全凭个人眼力,丁立名会如此主动过来,显然家里面已经好好鉴定过了,以他眼力来看,确定是老物还是很简单,具体价格开出来,也有一定技巧。
毕竟收藏价格,与社会发展阶段和当今物价与物件价值等,多方面要进行综合评定,价格过低了,转让就无法成立了。
来时候,丁立名其实还抱着年轻人应该不懂收藏知识,想着来捡漏,可是看到沈文信捡了两件老宝贝,扫除了那点幻想,便打算以市场上价格收购,当然要有一些赚头。
“这样吧,那个青铜钵我出88万,象牙笔筒2万,一共18万,你看如何?”
一百多万!易小军有点懵了,这小子去文管所工作一年,回来就捡两个大漏,成本收购价也就七万左右,一瞬间就净赚一百零一万,太惊悚了吧?
其实这个收购价还是偏低了,但是如果交给拍卖行或者一些不熟悉卖主,是会有一定中介费,其实这个价格也算差不多。
私底下转让,是现如今收藏界普遍交易方式,避免了很多程序上麻烦事,这个时代有着明显税务意识还是很少。
沈文信压制内心狂喜,从这次丁立名态度来说,他捡到两个物件确是大漏,那么宝箱品级基本上有一个清晰脉络了。
见沈文信久久不语,似乎沉思什么,丁立名有点摸不准了,再次解释道:“沈老弟,这个价钱龙城算是很高了,你要去拍卖行话,免不了要折腾一番,终价格也和这个差不多,何必呢。”
易小军也插嘴说道:“是啊,蚊子,你就转让吧,以你眼力,要再捡几个还是很容易。”外行人就是外行人,捡漏他嘴里说得跟路边摊上大白菜一样多,实让人哭笑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