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裴襄有心情逛庙市 陈唐没经意起纷争(1/2)
() 话说甘祖儿和沈家娘子逛庙会,正走着,耳畔传来丝音奏乐声。裴襄扭项朝发声处寻找,发现右侧有一家乐器坊,门面墙上醒目地挂着个琵琶作幌子,门口坐个小个男子,将一把七弦琴横在膝盖上弹奏,便揪着大柱子发髻叫道:“去那儿边,琴!”甘祖儿听到后面儿子讲话,就拐向乐器坊。及至近前,看到门额上题有店名“蔡氏筑音坊”几个字。大柱子和韩道兴把俩孩子放地上,让他俩自去。裴襄第一个进门,甄窈跟在后面,乐巧儿随入内,甘祖儿和狄莺站门外说话。
铺面只有一间,大概六、七十平米的长条空间,分成几个区域,头顶都挂着木牌标明。右手最边上是‘中原乐器区’,靠里墙地面上搭白木低台,外侧拉着绳不让人靠前,上面摆有汉朝早期七弦琴和蔡邕造九弦琴、五弦筝和十二弦筝、笛子、长的短的洞箫、笙、小型铜编钟等;紧挨着是‘外来乐器区’,包括五弦琵琶、曲项琵琶、三弦琴、筚篥、方响、锣、钹、星、达卜和其他许多鼓类乐器,另外还有胡笳、角、羌笛等;最左边区域是制琴区,有师傅在里面做琴,前部立着个长条几作隔断,几面上摆着几排手抄琴谱,裴襄凑过去,见封面的字体篆、隶、魏、行、草俱全,有《广陵散》,《酒狂》,《大、小胡笳鸣》,‘蔡氏五弄’,嵇康‘嵇氏四弄’,笛曲《梅花三弄》,《筝赋》,《笙赋》、《琵琶赋》,还有《龟兹乐》、《西凉乐》、《高丽乐》等等,最后边是一本《琴cāo》单独摆着。裴襄探头往里看,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师傅正在刨平一块桐木,见一个三四岁、穿着讲究的小男孩儿好奇观望,就冲他笑笑。裴襄指了指他面前的一张黄纸上画的图样问:“有图就能做出来吗?”
师傅回答:“只要有尺寸,材料店里有,就能做!”
“哦——”裴襄又指着墙边竖靠的一架半成品长杆大三弦琴问:“这一种三弦琴再加三根弦能做吗?”
师傅点头:“能做,只要加宽颈杆、加大琴鼓就行了。问题是谁会弹?”
出了筑音坊,接着往北走,隔壁一家店铺,漆木横匾上刻四个字“首屈一指”。裴襄站住脚,这铺子还真敢起名!看那匾额上的斑驳痕迹,应该有年头了,这是家老字号的店铺!裴襄于是拐进去,大柱子跟着,甄窈这回留外面没跟进来。
入内才看出,这原来是家铁匠铺,铺面比筑音坊还小一点儿,大柱子头都快顶棚了,就在铺中间蹲下来。店里靠墙是一排架子隔,搁着一些小的成品铁件,大的铁锅、铜盆、锤、斧、各式农具等摆在糙木搭建的地台上,屋后院子里传过来打铁声。裴襄看了一圈,没见到兵刃,前世印象中铁匠铺等同于兵器铺,于是就问大柱子:“怎么没见到刀枪剑戟?”
铺子后门处站起一人,原来他靠外门口坐着,进来时没注意到。这是个瘦小中年人,下巴一撮山羊胡,背有些驼,边走上前边说:“这间铺子的兵器从来不往外放,想要的话直接报上名字、材质、尺寸、重量,本店按样加工,保客人满意。”
裴襄眼珠子转了转:“头一次光顾,又没见过样品,你凭什么让我满意?”
中年人看了这小孩儿一眼道:“就凭南阳孔家这‘首屈一指’的招牌!如果客人还是不乘心,那就放弃吧,别的铺子也做不出来!”
裴襄问大柱子:“‘首屈一指’很有名气吗?”
大柱子:“一般般,几百年。”
“是三百四十年!”中年人明确说道。
裴襄四下打量:“百年老店,这铺子也太小了吧?”
中年人:“主店在北关,这只是个生活作坊!”
裴襄一本正经抱拳揖礼:“请问师傅怎么称呼?”
从铁匠铺往北行不远,就到了佛塔寺,俩小孩儿依旧分别骑坐在大人肩头。寺庙为敞开式,无围墙和山门,正殿便是面对广场,佛塔位于主殿后,青石基座高两米,三排台阶通上;塔身为六角形砖石结构,底层西面开塔门,以上七层皆叠次出檐,由下及上每层高度依次递减;塔全高24米,第二层塔身、塔壁有砖刻佛像十二尊,坐、立各半,栩栩如生;从第四层到顶层为清水素门。塔前有一人高石狮一对,一立一坐。寺院区除了前广场,遍植葱郁的古树,生机盎然,将五座大小殿宇笼罩其间。
主殿前广场,有半个足球场大小,也是宛城里最大的空场,这里是整个南阳郡中秋庙会的中心,集中了周边十里八乡聚拢来的各种民间杂耍。裴襄和甄窈每人手里多了个糖人儿,边舔边四处搜寻,寻找喜爱的节目。大柱子喊了声:“陈唐兄,这里!”
一个七尺高的汉子从一堆围观人群里挤出来,来到近前。韩道兴开口道:“唐兄,一个人出来走走啊?”
陈唐:“方才和彪子一块来着,这会儿没影了。”说着回头扫视一眼。
大柱子:“人多,散了就散了。跟我们一块儿吧!”
甄窈在韩道兴肩头上,手指一个方向嚷起来:“耍猴儿!那边,那边。”
广场西边搭了个半人多高、十米见方的木板台子,面朝着广场,后部有个简易架子棚,紧挨着兵器架子,棚里坐着人,棚顶横着牌匾,上书‘以武会友’,棚后还立着两根旗杆,上面挂着的条幅耷拉着,文字看不分明,应该是个擂台。在台子北侧空地上,靠着台沿围半圈人,甄窈坐得高,能看到场中,只见一个皮肤黝黑的小个瘦子在场中心正逗弄一只马猴,做一个动作喂一块食物,紧靠台边立着根一人来高的十字架,横木乘上还蹲着两只拴着绳索的猴子。
韩道兴来到人群外面,陈唐在前贴着台沿分开围观众人:“来,让一让!”韩道兴随陈唐进到圈里,大柱子个子高,就托着裴襄站在圈外观看。一个人走过来拍了一下大柱子后背,招呼道:“嗨,柱子!”
大柱子一看是陈彪,说:“你走哪儿去了?陈唐在里边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