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重紫 > 第十一章 继母

第十一章 继母(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罐 杀意凛然 重生香港1985 农家地主婆 武神王座 贵女种田记 霜暖 神斗星云 灵武逆天 囧境生涯

窦昭心情复杂。lanhen

如果这个突然出现女人是继母,母亲想从她身份上做文章,恐怕会大失所望。

她继母姓王,闺名映雪,是王行宜之女。

王行宜,字又省,北直隶灵寿县南洼乡人。至德三十六年己丑科进士。初任吏部主事,后升兵部车驾司员外郎。期间蒙古俺答汗数次带兵入侵北部边境,时镇守大同总兵官长兴侯石端兰请开马市以和之。王行宜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石端兰“十不可五谬”。司礼监秉笔太监陈冬庇护石端兰,王行宜弹劾陈冬《五奸十五罪》。永明四年,王行宜被廷杖一百投入死囚牢。因狱中拒不写悔过书备受折磨而闻名士林。陈冬病逝,经他师座——内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曾贻芬等人多方营救,永明六年,王行宜改判流放西宁卫。

之后数年,蒙古人依然扰边,马市遭破坏。

承平四年,也就是继母嫁过来第三年,曾贻芬推荐下,王行祖被起用。

先是调任山东泰县令,后改任刑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兵部武先司,半年内连迁四职。

此时离他流放已过去了十年,历经两朝。

其后王行宜一路平步青云,窦昭生病时候,他已累官至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位极人臣。

王家本是南洼小姓,世代耕读。王行宜出事后,王妻许氏为搭救丈夫,将家产变卖一空。王行宜改判流放后,王家长子王知柄服侍病弱不能行父亲前往西宁卫,王妻带着刚嫁过来不足月余长媳高氏,次子王知杓,女儿映雪过日子。因家无恒产,高氏主动变卖了陪嫁,获银三百两,其中三十两用来购得良田四亩用来度日,其他都用来救济远西宁卫王行宜和王知柄吃穿用度,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有像高家这样深明大义,也有像王映雪夫家雷氏那样唯利是趋。

永明八年,雷氏见曾贻芬被迫致仕,王行宜没有起复可能,十四岁王映雪被退了亲。

王映雪一咬牙,索性卖了雷家聘礼,由高氏一个陪房出面做起了收购买卖,这才能支撑起西宁卫这个无底洞,王行宜才能活到被起复。

所以当三伯母告诉母亲,父亲已经派人把那个女人接到了真定,她和大伯母商量后,决定大伯母陪嫁庄子里见一见那个女人时候,窦昭大哭大闹地抓着母亲裙裾不放手。

母亲强忍着怒意哄着她。

三伯母却瞧着灵机一动,笑道:“这样也好。若是别人问起,只说是带了寿姑到大嫂庄子里顽耍。”

母亲这才作罢,心不焉地随着三伯母去了大伯母庄子。

大伯母早就二门口等着。

她拉着母亲手上下打量了母亲一番,点头赞道:“我还怕你应付不来,现看来,倒是我多心了。”

母亲穿着代表正室大红宝瓶柿蒂纹通袖袄,乌黑青丝梳了个堕马髻,只髻旁簪了朵由莲子米大小珍珠镶嵌而成牡丹珠,碧绿色翡翠手镯母亲欺霜赛雪手腕和大红色袖口间如一汪春水般鲜艳明丽,端庄典雅中不失雍容华贵。

三伯母也赞道:“七弟妹一向会捯饬,今天尤为漂亮。”

母亲嘴角泛起一丝苦笑又很隐去。

她朝着大伯母和三伯母曲膝行礼:“今天事,还请两位嫂嫂帮帮我。”

“这是自然。”大伯母和三伯母不约而同地推了母亲,看母亲眼神如同母亲般慈爱,“我们不会任由七叔胡来。”

母亲神色微定。

大伯母笑着抱了窦昭:“寿姑,大伯母屋后山茶都开了,你等会领了丫鬟帮大伯母剪几枝来插瓶可好?”目光却直接落了跟着她妥娘和香草身上。

窦昭紧紧搂住了大伯母脖子:“我要,母亲,要,大伯母,要,三伯母……”哭得震天响,把大伯母吓了一大跳。

母亲忙接过窦昭,又羞又恼地红着脸道:“这孩子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几天总是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一走开,就哭得让人不得安生……”

大伯母听着叹了口气,抚着窦昭头发:“老一辈人常说,母女连心。这孩子是个聪明,知道你心里苦,她害怕呢!”

一席话说得母亲眼泪涟涟,抱着窦昭手却紧了很多。

“就让她跟着你吧!”三伯母感慨道,“反正她还小。”

母亲“嗯”了一声。

一行人拐过厅堂,去了后院厅。

大雪纷飞,枝头梅开得正艳。

一个身段优美女子穿了件玫红色小袄身姿笔直地站窗边,和窗外寒梅相映成辉。

窦昭心中一紧。

是继母!

这个身影,她永远都不会忘记!

祖父和祖母相继去世,三伯父送自己去京都和父亲团聚时候,她曾这样站窗边,目光犀利地打量自己;济宁侯府正式向窦家下聘那天晚上,她曾这样站窗边,面沉如水地凝视着自己;自己把她送过去婢女让魏廷瑜收房后又让魏廷瑜把婢女送人之后,春节回娘家拜年时,她曾这样站窗边,紧攥着双手沉默地望着自己;她想为弟弟窦晓求娶曾贻芬外孙女被拒绝时,她把自己叫回娘家,曾经这样满面狰狞地站窗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