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重紫 > 第二百零六章 愤懑

第二百零六章 愤懑(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罐 杀意凛然 重生香港1985 农家地主婆 武神王座 贵女种田记 霜暖 神斗星云 灵武逆天 囧境生涯

纪咏站台阶上,冷冷地看着汪清海扶着已喝得酩酊大醉魏廷瑜朝房走去。

天下间只怕再没有比这个魏廷瑜愚蠢人了吧!

拜了天地进了房掀了盖头,窦明低头坐大红龙凤烛照不到幔帐边,马骏家外面急急地喊着“侯爷去喜棚敬酒,外面人催”,他竟然没有仔细看一眼娘子就匆匆喝了交杯酒,又跑了出去。

人算不如天算。

等到他发现娘子换了人时,看他还有什么脸面嚷出来!

有魏家仆妇笑盈盈地走了过来,恭敬地给纪咏行礼:“表舅爷,厅里准备了醒酒汤,要不要奴婢给您端一碗过来?”

人进了房,娘子娘家人就应该打道回府,第二天再到郎家吃认亲酒。

魏家仆妇是提醒纪咏,应该打道回府了。

纪咏没有理会。

那妇人不由心里打鼓。

怎么这窦家人一个赛一个奇怪——娘子进了门,却是由娘家全福人帮着打点,陪嫁过来贴身丫鬟、媳妇全被安排东厢房里歇息,魏家安排全福人也被打发到了前面去吃喜酒…… 现人进了门,舅爷却站这里不动,难道还要听房不成?

妇人心里嘀咕着。

还好娘子大方,魏家亲眷朋友过来看媳妇时候,只是低着头抿着嘴笑,模样儿标致,齐齐整整,脸上既无麻子,身上也无缺陷,不然她还以为娘子有什么不妥之处呢!

正想着,就听见房那边一阵哄笑,几位房里打趣娘子远房亲戚一骨脑地出了房,其中一位按辈份侯爷也得称一声“曾叔祖母”老太太由自己媳妇扶着,一面往外走,还一面打趣道:“也不怪侯爷急着见人,这样惹人喜欢小媳妇,我要是侯爷也要往外赶人了!”

众人又是一阵笑,惊得那为了图个喜庆养院子里锦鸡一阵扑腾。

蔡太太团团地给魏家女客行着福礼:“明天让侯爷好好地给诸位长辈们磕头。”陪着一群因为受到恭维而显得神情愉悦女眷们往院子外面去。

纪咏就看见马骏家从房里朝外探头探脑,见那些女眷都走远了,她“哐当”一声,关上了房门。

他微微地笑,随着那仆妇离开了上房。

迎面碰到满头大汗窦文昌。

“纪大人,我找了您半天了。”他擦着额头汗,“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明天还要安排人来喝认亲酒…… ”

窦昭出嫁,安排他背娘子。

五伯母嘱咐他一定要把郎倌灌醉了,至于为什么,醉到什么程度,一律没说。他及冠后就跟五伯父身边,帮五伯父办了很多没头没尾事,已经养成了只听吩咐、不问缘由习惯,这次亦然,看着魏廷瑜喝得舌头都大了,他没有再勉强,谁知道跟着过来看热闹纪咏却半路跳了出来,不依不饶地硬把魏廷瑜灌得差点趴到桌子下,要不是汪清海帮着挡了几杯,又不悦地提起今天是魏廷瑜大喜之日,要不然,魏廷瑜喝得只怕连房都回不去了。

此时他们要回去了,纪咏又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纪咏是探郎,同为读书人窦文昌就不敢勉强他。听找人小厮说他去了房那边,他只好亲自来请。

纪咏出奇温和,说说笑笑地和窦文昌离开了济宁侯府,却让窦文昌心中纳闷不己,什么时候纪家这位表弟这么好说话了?

※※※※※

天空隐隐发白,窦家七老爷宅第所静安寺胡同并不是条僻静小巷,蒙着面、穿着黑色短褐两拨人都有所顾忌,刀光剑影你来我往之际均量避免发出太大响动,引起巡街官兵注意。

段公义不禁心里腹诽。

京都还真他妈是藏龙卧虎,不知道是什么人派来,竟有这样身手!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这次若是不能把这帮人彻底折服了,就算是这次击退了他们,恐怕过些日子还要杀个回马枪。

朱义诚也心里腹诽。

这窦家是什么人,竟养得起这样护卫!不知道和世子爷有什么恩怨?这次已经是打草惊蛇了,以后只怕难对付,不如就此分个胜负高下,也免得心中留下惧意,以后再动起手来畏手畏脚。

两人俱起了心要让对方服输,不由加大了攻击力度。

宋墨却趁着这机会悄无声息地闯进了内院。

窦昭平时住槐树胡同,回静安寺胡同出嫁,自然会住上房。

他往上院去。

一路上虽然寂静无声,地面却打扫得干干净净,厢房里大多数都没有点烛火,看得出来,内宅管理仍旧井然有序。

若是窦明代窦昭嫁过去了,窦家怎么会这样平静?

就算窦家七老爷默认了此事,窦昭舅母呢?怎么也没有作声?

宋墨心急如焚。

上院静悄悄,回形抄手游廊下挂着大红灯笼将上房照得红彤彤一片,只有上房东稍间和东厢房北间点着灯。

宋墨犹豫了片刻,叩了叩东厢房北间窗棂。

没有人回应。

他贴上房东稍间听动静。

里面隐约传来男子声音:“……寿姑从小就懂事……只能委屈她了……当初只怪我识人不清……她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这等伤人之事,我就算是纳房妾室,生个儿子,那母子只怕也会教她给逼得无立锥之地,我又何苦再害个人!难道说还真让我把孩子给寿姑带不成?不如就留了寿姑家吧!明姐儿这样不明不白地嫁了过去,只怕以后日子也不好过,寿姑心就是再宽,也不可能没有芥蒂,她们两姐妹……这辈子再难有好好说话那一天了……寿姑既然留了家里,我时候还好说,我若不了,明姐儿恐怕休想再从家里拿一两银子……除了陪嫁两万银子嫁妆,你再给明姐儿准备五万两银子,或是给她置些田产,或是给她置些铺面,或是帮她搭上江南巨贾入股做生意,这也就是我后能帮她了……以后家里产业,再也与她无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