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重紫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打听

第二百五十六章 打听(1/2)

目录
好书推荐: 神罐 杀意凛然 重生香港1985 农家地主婆 武神王座 贵女种田记 霜暖 神斗星云 灵武逆天 囧境生涯

窦昭自觉做了件傻事,心情沮丧。

可陶器重心情却比她沮丧。

他是八月二十五日离京,马加鞭,不过四日就到了真定。

进了城,他一家茶馆会下,问起了真定窦家:“……就当朝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窦元吉阁老家乡!”

茶博士手望了眼一身文士打扮陶器重,一面手脚麻利地沏茶,一面笑道:“老先生不是本地人吧?真定府有谁不知道北楼窦家!我们茶楼老板娶就是窦家一位管事闺女,我祖上也曾给窦家卖过,您可真是问对了人!”

陶器重这才真切地感觉到了窦家真定根深叶茂。

他笑道:“我是江南人,京都坐馆多年,如今年事已高,辞馆回乡。前些日子见窦府嫁女儿,十里红状,比我们江南人家嫁女儿还要气派,这才有些一问!”

茶博士听着就笑了起来,道:“你说是窦家四小姐吧?窦家四小姐从小就和京都济宁侯定了亲,只是济宁侯老侯爷死了,四小姐守了三年,去年由地一太夫人亲自护送,去京都嫁人。算算日子,窦家四小姐也应该出嫁了。”

原来窦氏姐妹易嫁事还没有传到真定,或者是,窦家人早已经知道了,不知道如何向乡亲四邻交待,只好保持了沉默。

陶器重正要问窦昭事,就听见旁边有人道:“可惜二太夫人不家,要不然,窦四小姐出阁,京都肯定会派人来报喜讯,到时候窦家定会摆流水席。搭台唱戏,大派封红,我们也能去凑个热闹了!”

跟着陶器重来,还有陶器重一个随从,这随从是陶器重心腹,自然知道陶器重是为何而来。他陶器重难掩惊诧,略一思忖,笑道:“窦家可真有钱,难怪那么大手笔了。陪嫁里面还有一抬银票。”

他话像滴进油锅里水,噼里啪啦地炸了开来。

“一台银票?为什么要赔嫁一台银票啊?”有人奇怪地道,“老先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茶馆里不管是真定本地人,还是过客。都望得了陶器重。

陶器重就把陪嫁事说了一遍。

有人艳羡,有人感叹,也有人酸溜溜地道:“窦家有是银子,一抬银票算什么?想当年,窦家耀成公家中招待路经真定去淮安任职都转运盐使司转运使时,不仅请了京都戏班来唱戏,还水榭里点了一千多盏琉璃荷灯。映着天上繁星,简直让你分不清楚你是人间还是天上,那才是真正大手笔啊……”

有人嗤笑,道:“那是哪年哪月事了?要说热闹。kxnet我倒觉得前两年窦家四小姐及笄礼才是真正热闹!不仅窦家远京都女眷、随丈夫远西北任上赵太太,就是像江南宜兴纪家这样姻亲,像鲁大人那样地方乡绅家太太们,甚至是窦家各分店掌柜、各田庄庄头、那些街坊邻居。都来庆贺窦家四小姐及笄,整个北直隶都被惊动了。岂是用钱就能做到!”

一席话说得大家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出言反驳。

陶器重倒吸了口凉气,道:“为何大家都回来庆祝窦家四小姐及笄礼?”

自有好事者大声笑道:“窦家京都女眷都回来了,自然是因为窦家七老爷京都游宦,窦家四小姐家中代父孝,服侍七老爷生母崔姨娘娘,窦家长辈要安抚窦家四小姐喽!而赵大人只有这一个外甥女,爱若掌珠,赵家虽然随着赵大人去了西北,可赵太太隔几年就会回来看看窦家四小姐,怕窦家四小姐没了生母,被人轻怠,窦四小姐及笄,她肯定是要回来。像鲁太太这样官太太,看着二太夫人如此看重窦家四小姐,来锦上添罢了。至于那些铺子掌柜、田庄庄头……窦家四小姐不仅主持西窦中馈,还由窦家三爷扶佐,打理着窦家庶务,窦家四小姐及笄礼,他们敢不来吗?”

他话音刚落,先前嗤笑高声说话人道:“你这话说有些偏颇。窦家四小姐为人纯善,真定府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早几年东巷街别家武馆官司,要不是遇到了窦家四小姐,别师傅能洗清冤屈吗?别氏姊妹到今还受窦家四小姐庇护呢!那年真定大雨,要不是窦家四小姐免了窦家一些田庄租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家过不下去,要卖儿卖女,你怎么能说那些大掌柜和庄头是为了巴结窦四小姐,所以才纷纷来祝贺窦家四小姐及笄礼人?”

他话,立刻得到了茶馆多数人赞同,嗡嗡地指责着那大声说话人。

那人面露尴尬,低了头喝茶。

此情此景,如雷鸣般陶器重脑子里隆隆作响,心头像压了块大石头似,越来越沉重,脸上再难维持礼貌笑容。

这是他所了解那个从小乡下长大,木讷,倔强,不受人待见,无依无靠窦家四小姐吗?

他们说是同一个人吗?

陶器重忍不住道:“不是说窦家四小姐不受继母待见,所以留真定由窦七老爷姨娘出

身生母教养吗?怎么又变成了‘代父孝’了?”

茶馆里有人扑哧一声笑,道:“老先生是从灵璧县过来吧?切莫听那庞家胡言乱语。那王氏不过是个小妾扶正,虽是王又省女儿,可那几年王又省正落魄,哪里还管得上儿女?这个王氏既少了教养,就算是扶正了,也一样是个上不得台面。家中中馈竟然得由窦家四小姐出面才理得清楚。那窦家四小姐才几岁?像王氏这样市井妇人,又怎么容得下?偏生窦家四小姐幼承庭训,怎么能和王氏一般见识。就自请跟着窦六太太启蒙读书,鲜少回西窦。这也是为什么窦家四小姐及笄,纪家会派了个来道贺——六太太把窦家四小姐当自己亲生一样,那纪家也就把窦家四小姐当成了自家表小姐。那王氏千算万算。却不曾想她把窦家四小姐挤兑出了门,反而让窦家四小姐多了门姻亲相助。要说那宜兴纪家,可不是一般人家,家中出过两任帝师不说,到如今也有七、八个进士京都做官,岂是王家那白身能比?这正是应了人算不如天算那句话,也话该那王氏生不出儿子来。”

后一句话,说得十分狠毒,把陶器重吓了一大跳。不由细细地打量着那人,心里却想着宜兴纪家。

他印象中,纪家好像只有六个入仕。

这人话虽然有点夸张,却也不算离谱。

可见他说这些话也不是全是胡编乱造。

难道是自己出了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