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责任上传(2/2)
贾政退了,艾若也就不这耗了,跟贾母笑了笑,直接回了自己院里,该忙事还挺多。
她也绝对相信,受过训八大丫头一定已经明白了老太太这家地位了,别想有没,这家做主永远轮不到老太太。
贾政工作没变,当然,老圣人还是给他加了点担子,你不是喜欢办学吗?那国子监行政工作,你也负责一点吧。于是还给了他一个长史小官。
长史可是六品,所以不声不响,贾政升了一级。从正七品,直接到六品。虽然长史也不算是什么,工资没涨,不过这不重要,重要是,贾政很爱干这个,每天热情很高。
艾若虽然也嫌弃六品小官,七品二十一世纪算是正处话,六品是不是算是副局之类,其实按贾政岁数来说,也算不错了,你想,贾政红楼里,一直工部做员外郎,二十年没升过官,也真亏了他。
而且书里看得出,贾政上班不很积极,表示那活,贾政也不爱干。现贾政热情高涨上班,艾若还是支持,人得有追求,贾政有追求了,就不会把心思用家里了,不会跟红楼里一样五十岁人了,还是母控一枚,事事都要说,‘问问老太太意思吧!’不过现贾政改‘圣人控’,凡事问问圣人意思。当然了,圣人控比母控强,那是尊重领导。
贾政哪里知道艾若鼓励自己,认真教学其实就是怕他闲啊!他本身就好为人师,而且这三年,其实他也真没闲着,去江南书院看过不是一两家,跟那些山长们也都交流过,本身自己就已经经过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现正是积累经验时候,自然投入了十二分热情来做这个。
藏书楼事,他也不急,回头跟路不群细细商议了一下,把各种可能都想到之后,才认真写了一个折子,和路不群推敲了半天,觉得没错漏了,方找人递了进去。
要知道,贾政才六品,现是没有直接上折权利。若谁都有权上折,皇帝不得忙死。所以转了一道手,很多人也就知道了贾政问圣人,他能不能办公共藏书楼事了。
圣人又郁闷了,贾政工作热情很高,他很满意,主要是,基本上他也真看出来了,这位就是想教书,就是奔着鸿学大儒去。只是大儒那么好当,就满街大儒了,大儒除了是好先生之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还要有著作。当然这三样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名声。
你看孔子,首先就是他有七十二个贤人弟子;他学生还把他语录汇编成了现所有读书人教科书;而他本人编写了《春秋》,中国十分重要历史文献!因为孔老夫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成就了名声,于是他是致圣先师,甭管谁当皇上,都得给他们老孔家一个爵位。
再说朱熹,那伪君子,首先他是某书院山长,他培养了多少学生,没人统计,但他是山长这一点就够了。属于国家认证;其次,他编写四书集注,成了后来科举标准范本,想当官,就得把他编书好好弄通了。至于说,他其它什么寡妇守节,什么女子无才这些渣言论也算是他老人家政绩之一,所以他也名满天下,所以他也成了大儒。
以贾政来说,年轻了点,想教出好学生一点也不难,反正他有是时间;写著作也是,他还年青得很,他可以以后日子里慢慢磨一本书出来;现他缺什么?名声,现大家知道他贾政,除了是探郎之外,也就是前荣国公之次子。这他成名道路上是很不利。所以办一个公共藏书楼,让天下仕子都念他好,于是他间接名满天下了。
也对,你看公共藏书楼,里面书供士子们免费阅读,一下子就能拔高他士林中名声,慢慢他身边就会围上一群士子。脑子是不错,怎么自己没想到?让他占了先。谁家书比皇家还多?白给了贾政机会!圣人扼惋,太可惜了。此时就算能办,他也不能办了,能让人说,他与臣下抢功吗?
不谈抢功,单就说这事,其实圣人真心觉得,这是很危险。天下仕子归心,自己这皇上怎么办?就算贾政没那心,万一被有心人利用了,又怎么办?可是问题是,他公开上折子了,自己若不同意,士林怎么想?说自己不支持文化事业?圣人觉得自己好像被绑架了一般。
还是老规矩,叫来了四个儿子,顺便也叫来了穆哥儿,谁让他贾家住了两年,他认识贾政深呢。圣人叫人来之前,他还是想过,基本上,他是不信贾政是心机深沉人,他还是希望相信,贾政心是好,不过可能会被人利用,所以叫儿子们来,基本上是希望能想办法,把这事圆过去,还要不扯上贾政。叫穆哥儿来,基本上也是为了贾政做人格证人罢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