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大吉(1/2)
邵十六见她果然带了蓝印花布来十分干脆的以邵记商行的收购价格进行收购巴月也不矫情按价收一分不少。然后跟邵十六、伙计陈福还有那八个裁缝娘一起将她带来的衣裳设计图稿进行审核三十份图稿中总共敲定了十二份图稿进行缝制生产其余十八份图稿都因争议太大而暂时被搁置。
对此巴月虽然有点不甘心但也只能听从本地人的意见毕竟邵十六等人的审美观才是真正符合那些肯花钱消费的大众的审美观那十八份图稿中虽然不泛创意独特的作品但对于一间新开张的铺子来说求稳才是眼前最重要的目标等铺子在天衣坊内站稳了脚跟或许还可以不定期的推出一些比较独特的设计不过那至少也得是半年以后的事了。
开店很不容易哪怕是再小的一个铺子以前巴月只是听别人这么说真轮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才知道这绝对是一句大实话这还多亏了邵十六官面上的手续都是他跑下来的巴月光只是布置铺子就已经觉得自己的脑袋瓜子不够用了既想弄出新意来又不能太过出格怎么做才能把经过铺子外面的人在第一时间内吸引到铺子里来呢?
巴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门口竖两个模特假人一男一女可惜方案才一提出来就被邵十六否决了这时代连布娃娃都不能随便做真竖两个木头假人在门口恐怕就没人敢进铺子了。
那就贴海报这是巴月的第二方案可惜在研究了实际情况之后她就自己否决了这一方案。这个时代可没有照相机啊要是请人画很明显软趴趴的毛笔是画不出那种细腻生动的工笔美人图来的太过抽象的国画并不能起到打广告的作用真要是挂这么一幅美人图出去人家只当你这里是买书画的而不是成衣铺。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巴月提出的十几个方案里唯一一个被采纳的只有一个这是十分不道德的一个方案那就是散小广告。
邵十六拍板决定的时候巴月整个人都傻了。
当然人家邵十六虽然年轻但做起事来还是有一套的所以虽然肯定了巴月同志散小广告的方案但是还是就这个方案做了一定的修改。小广告肯定是不能像巴月说的那样满大街的成本太高这可不是巴月生长的那个时代纸张便宜到可以拿去当厕纸这时候的纸是很值钱的所以想满大街的散那是不实际的再说了人家雕版印刷还没有呢光靠手写一天能写多少张小广告呀。
所以邵十六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制作少量的广告册把铺子里最出色的一些成衣画成图片请几个落魄的读书人为每套成衣赋一诗诗不用写得太好只需将衣服的特色写明白然后分别送到百陵州内一些中等门户的商人家里去。
巴月听了邵十六的方案撇撇嘴巴没话可说心里却不能不承认邵十六的商业才干比她高多了至少在定位上面非常明确他走的就是中层路线像李府那种处于社会顶层的官宦人家肯定是没戏的人家穿的衣服多半是自家做的就算李九娘那么喜欢蓝印花布最终也是从自己家里拿了布出来让她去染可没有直接向她购买衣服。而太过贫穷的人家显然是没有多余的钱来买成衣的最多也就是扯几尺粗布自己动手缝制像巴月这种只会裁衣不会缝衣的女人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个例这还亏得她本身是学服装设计的要是换别的专业的女人穿越过来连裁衣都不会。
只有那些手上有点钱社会地位又不算太高的商人、地主老财和低级小吏才是真正的消费群体邵十六的定位不仅明确而且准确巴月心服口服当下对于铺子的经营她也就不再插手交给真正懂行的人去做自己只专心和那八个裁缝娘去做衣服了。
过了七八天之后她才听说邵十六找了百陵州里最能说的媒婆将他设计的广告册挨家挨户的送去当场把她笑了个半死这哪里是做广告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想娶老婆了呢。
不过静下来细细一想却又觉得邵十六还真没请错人不管是什么人家媒婆上门多半都不会拒之门外哪怕人家媒婆不是来说媒的只是来串串门子蹭一顿饭那也得招待。哪户人家没个儿女哪个儿女不会长大成*人娶亲出嫁将来这亲事好不好媒人绝对是占了很大的因素这可不是自由恋爱的时代男女成婚前谁也没见过谁对方好不好全在媒婆一张嘴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媒婆到时候给你说个歪瓜裂枣的事后想哭都没地儿哭去。
传说中的三姑六婆媒婆就是其中之一厉害着呢一个好媒婆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吃得开的。
开张的日子定在了下月初八邵十六来检查了裁缝娘们的进度之后又忙着去公关了所谓的公关也就是把天衣坊上的大大小小的商家都拜访了一遍尤其是左右相邻的几间铺子那关系是一定要打好的不怕竞争就怕别人暗地里给你下拌子。
不过这些铺子里的掌柜们哪个不是老油条见邵十六年纪轻轻还真没怎么放在心里不过该有礼数都还是做到了邵十六是年轻可是人家背后有个邵记商行呢这些老油条一看邵十六的年纪就知道是邵记商行里出来历练的本家子弟是不是个人才他们现在不知道但将来指不定就出息了少不得还有需要邵十六照拂的地方因此个个都显得十分客气。
于是到了开张的那日虽说只是个四五十平米的小铺子但是来捧场的人还真的是不少这些大大小小的掌柜们即使不是亲来也都派了伙计来道贺。
也有不少是被那个媒婆说得有点动心拿着广告册来看的真正顾客不过这多半还得归功于八月的设计她设计出来的衣服不管怎么说都是有独特之处的不少地方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女装很有些动人的地方所以拿着广告册来的多半是女人而且还是年轻的女子不是新媳妇就是大姑娘多半不好意思一个人来都是三五成群的来陪在身边的不是闺中姐妹就是姑嫂携手。
等到了铺子一看成衣大多比广告册上画的还要好看得多少不得就要心动一心动这钱便如流水般的淌进了柜台里这是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下连原本只是陪客的一些人也忍不住挑了一两套合身的衣裳回去或是一时没有合身的也留了单订做。
总之开张第一天大吉大利钱财滚滚打烊后一盘点巴月固然是笑得合不拢嘴就连邵十六这等寡言之人也禁不住眉开眼笑将大家伙儿都夸奖了一番。
改称呼了
开张一个月后邵九赶了回来送上了几句祝贺的话语然后又拉着邵十六长谈了许久巴月也没有去管他们谈了些什么她这会儿正忙着整理这半个月来顾客们留下的订单里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要求虽然有些要求看上去很无理但是这些要求里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比如布料的质地要求比如颜色要求比如关于一些衣裳上的小配饰的要求甚至还有一些比较有天份的女子在看过她的设计之后灵光一闪提出了更好的设计这些对巴月来说都是极宝贵的资料不但原汁原味而且对她了解这个时代也很有帮助因此她不但费了心思去整理更抄录成册当成宝贝一样收了起来。
这些信息同样也刺激了她的创作灵感几乎是夜不能寐的画了大量的新的设计图稿大部分她留给了邵十六还有一小部分她独自收了起来打算送到张记成衣铺去她答应要给张掌柜多设计几件衣服但是一直没能实现总不能说话不算话说实话张掌柜待她算不错的了张记成衣铺也是她的第一个起点不能亏待了。
邵九和邵十六关在房间里谈了整整三天出来后邵十六十分兴奋又在铺子里捣鼓起来巴月还没顾得上去看他在捣鼓什么邵九反而先来找她了看了她画的那些衣裳忍不住微笑起来。
“八姑娘巧手巧心。”
巴月瞅瞅不无得意的回了一句:“邵管事慧眼如炬。”
互相吹捧了一番两个人都笑起来。
邵九轻松道:“八姑娘若不见外便称我一声九郎莫再管事浏览器上输入.$看最新内容-”来管事去听着扭耳。”
巴月一时也没在意从善如流的叫了一声“九郎”叫完了才一愣猛的反应过来邵九分明是在向她表示亲近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一种情况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买方与卖方而是合作者必要的亲近是很自然的只不过邵九脸上的表情却让巴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