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两面讨好(上)(1/2)
且说袁术兵败后,仓皇北窜,试图与其兄袁绍重修旧好,东山再起;同时袁绍派遣其长子袁谭出兵青州,意欲迎接袁术,不曾想,曹*派遣刘备关羽张飞等将阻截其于徐州郡内。袁术先锋大将纪灵在灊山战不二十回合,被张飞一枪刺于马下,袁术军皆如惊弓之鸟,恨不能插上翅膀飞走,逃离这是非之地。袁术赶忙召集文武谋求出路,文官如:杨弘,袁胤,阎象等,武将如:陈兰,雷薄,张勋等。时至今日,众人皆没了主意,军事会议从早上开到下午,一众人等唯有叹息而已。
袁术见众人都不言,心中烦躁,又觉得此种时刻,诸将必然心存异志,但又不便作。叹息道:“想那吕布乃一猛夫耳,尚有陈宫,高顺,张辽等誓死相随;我袁公路英雄一世,不曾想落得如此下场!纪灵将军也弃我而去,奈何,奈何?”
“诸君以为,寡人何去何从啊?”
袁术期待地望着众人,希望能有一智谋之士为自己指出一条明路。众人没有一个敢接这谗,因为袁术的确已经大势已去,要冲出曹*刘备的包围圈北上,谈何容易啊。袁术苦笑一声,又接着说道:“阎爱卿,悔不听汝之言,冒然称帝,所以方有今日。那曹贼假天子以令诸侯,实在是太过恶毒了。”
阎象道:陛下,事已至此,悔之晚矣!臣以为,刘备乃仁德之君,胸怀大志,可却处处受制于曹*,无能为也。陛下可暗派人与其交好,许以金帛,求为驻军小沛,如吕布故事,谋与其共抗曹*,或可有一线生机。
袁术恨恨道:大耳贼,言而无信,不足与谋也!且寡人与其交兵数次,仇恨不谓不深也,如何肯于寡人结盟?
阎象叹息道:陛下,如今我军士气低落,不可力战!刘备结盟自然甚好,若非如此,也可因此掩其耳目,我军待其麻痹之后,陛下可从小路奔走,北投袁本初也。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术曾今称霸一方,其帐下诸将自然也不是吃闲饭的,手下谋士虽然不及曹*帐下荀彧郭嘉等,但也是极为懂得时事的人,虽然兵败,但其实力还是足以消灭一方弱小的诸侯。
杨弘附和道:陛下,臣以为如今之计,只能如此而已。可派人前去与刘备接洽袁术还是不以为然地说道:寡人以为,曹*与寡人有旧,或许尚能相容,求得全家老小性命保全足矣。诸君也可谋个一官半职,如此岂不两全?
大将张勋道:陛下何故如此,我等必誓死保全陛下。
“誓死保全陛下!”
“誓死保全陛下!”
陈兰,雷薄等将领齐声高唱,帐外的军士闻声也跟着喊叫起来。这几声誓言其实倒并不是说给袁术听的,更像是在哀嚎,在痛惜,因为虽然人数众多,和声却异常低沉,没有一点儿生气。
稍稍过了一刻儿,待大众都安静下来,雷薄站出班来,躬身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摆脱今日之困境。”
众人闻听都来了兴致,唯独陈兰并不显得兴奋,反倒有些神情紧张。袁术此时,只要听说是计策,都想要听个究竟,比之以前的刚愎自用,完全变为两个毫不关联的人。
“爱卿请说”
袁术迫切地想要知道下文,雷薄瞧了瞧袁术和众将的脸色,颤颤巍巍地说道:“陛下,臣听闻今日下邳守将乃是臧霸,孙观等。此人皆是泰山贼寇,甚有恩义,今日虽然降曹,未必肯尽全力也。陛下何不派一说客,让其放开一条生路,如若过得下邳,则我军畅行无阻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