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临阵立威(2/2)
也先一愣这朱祁钰是来拼命的但是看样子他有必要为一个过气的太上皇拼命吗?不过大军临阵也先也想不了那么多了。
正在也先要反驳的时候朱祁钰再次开口:“我大明天威岂是你等小人所能坫污的。今日两军交阵以胜负论英雄。也先你会去吧整军来战朕必然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那就战场上见了!”
朱祁钰策马转身不再理会也先。随后他纵马从明军阵线前跑过。“大明将士听令从今日开始奋勇杀敌凡惧敌不前者临阵脱逃者杀无赦!今日一战将决定我大明命运将决定我百姓命运此战只需胜不需败!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天佑大明——”刹那之间明军将士的震喊声响彻天宇连对面的蒙古骑兵都有点胆怯了!
当朱祁钰策马返回中军住阵时也先已经整顿蒙古骑兵向后退了数百丈以为骑兵作战留下空间。当然也先并没有立即被愤怒冲昏头脑这不仅仅是决定大明命运的一仗也是决定蒙古命运的一仗!也先这次几乎带来了蒙古所有的主力骑兵如果他再失败的话蒙古就没有力量抵挡大明的进攻了到时候朱祁钰率军长驱直入蒙古不完蛋都是怪事!
日落前半个时辰双方将士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当五万蒙古骑兵折回来的时候明军将士已经在设置好的阵地上严阵以待等待着战斗开始。
也先并不是军事上的笨蛋不然他也不可能用武力统一蒙古!经过京城一战也先认识到大明火器对骑兵构成的巨大威胁。几个月下来也先一直在考虑对付大明火器的办法结果他只想到了一个办法即集中手上的一切兵力以最快的度动进攻!毕竟战场上的主动权是掌握在进攻者手里的而且明军火枪兵的转移度很慢在防御上又处于被动如果能够集中所有力量攻其一点的话必然会有很大的收获!
这次也先就使用了这一战术。他在明军看似薄弱的正面防线上集中了至少三万骑兵准备用这三万骑兵动一轮最猛烈的突击以此冲垮明军防线然后利用骑兵的高机动能力来战胜明军!
问题也就在这里这也正是朱祁钰愿意看到的一点!虽然蒙古大军集中攻击战线的正面将给正面防线上的火枪兵施加巨大的压力。不过朱祁钰已经在这个方向上部署了六道防线再加上两翼的火炮将足以挡住蒙古骑兵!而问题的关键是正面战场是在两侧山峰之间的河谷上非常狭窄蒙古骑兵即无法展开又只能沿一条线路进攻这极大的限制了蒙古骑兵战斗力的挥同时也严重的限制了蒙古骑兵的灵活性。
朱祁钰当初选择这个战场的目的也在于此!只有缩小正面战场的宽度才能集中挥火器的威力。蒙古骑兵动进攻的话其第一线的兵力也就数百人而已而其后方的兵力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而这点人火枪兵足以对付。另外蒙古大军聚集于一处更有利于用火炮杀伤能将火炮的威力挥到极限!
也先也许认识到了这一点也许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不过后悔是无法改变战争结果的。当三万蒙古骑兵在明军阵地北面列好阵分成了十队每队三千人。而按照蒙古骑兵的战术冲锋时以队为基础这样不但能够避免战场过于拥挤更能够在打不过的时候快撤退。看来蒙古骑兵在进攻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怎么撤退吧!
战斗开始了第一队三千骑兵分做五排每排六百人。而在战场南面第一道防线上的五千火枪兵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子弹上膛瞄准目标听我命令!”负责指挥这五千火枪兵的是一名校尉他策马在战线后方不听的奔跑着。
山坡上朱祁钰并没有干预前线的战斗战斗一开始他就让手下去挥自己则成了旁观者!最先言的仍然是火炮。在蒙古骑兵掩杀过来的时候位于正面战场两翼山坡上的炮兵立即开火了。
两百余门火炮齐射时的场面是很壮观的当炮弹落下之时蒙古骑兵顿时人仰马翻。这些炮弹都是落地便炸飞起的大量弹片无情的屠戮着那些高奔跑中的骑兵。三千骑兵在冲到火枪射程之内的时候就只剩下两千来人了而且冲锋的阵线已经完全乱了套!
很显然骑兵的威力在于冲击特别是在这种阵地战中上千年来骑兵能作为战场上的主宰力量就是因为其强大的冲击力!当骑兵排山倒海般的冲过来时就算是重装步兵都无法完全阻挡!而死在骑兵手里的人多半是被战马踩踏而死而并非被骑兵手里的战刀砍死的!为了能够挥这种冲击力骑兵在冲锋的时候非常讲求阵型的完整性如果冲锋队列散乱的话那威力就要折减很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