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建设(1/2)
9o年6月5号,摩托罗拉亚太区总裁从新加坡赶到了安州,出席与星辰科技的签约仪式,中国政府则派出了邮电部副部长出席。本来中国方面是希望把这个仪式办的隆重一点,但是遭到了摩托罗拉的反对,他们还是希望尽可能低调,不想过分的刺激美国政府,因此摩托罗拉总部并没有派人过来,中国只好也调低了自己出席人员的级别。
为了要低调,事后人民日报也没有表评论,只是刊登了一条豆腐块新闻,新华社布的通稿内容也非常简单,不过简单的内容并不能掩盖其下丰富的内涵。摩托罗拉的这一行动为西方国家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9o年7月,日本恢复了对华贷款,1o月,欧盟取消了对华制裁,11月,在联合国会议上,美国国务卿主动与中国外长会晤,之后中国外长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中国同西方国家政府间关系的逐渐缓和,也促使了西方企业加快了返回中国的步伐,从91年开始,外商对华投资就不断增长,短时间内就已经过了89年之前的水平。
鉴于摩托罗拉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国政府为合资公司提供了优厚的政策和最快捷的服务。原属摩托罗拉的那块现在早已长满荒草的工地,在滨海市政府的努力下,只用了不到半个月就重新开工,预计将在91年初投入生产,而在此之前,摩托罗拉将为星辰提供每月12ooo套的传呼机配件。合资后的公司被命名为“摩托之星(滨海)传呼机有限公司”,英文名字是moto-stardust。
不过关于那座晶圆厂,政府内部毫无疑问的生了激烈的争吵,对于这个中国急需的项目,争吵不是来源于要不要批准,而是应该怎样批准,其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是姓资与姓社的争论。
那些对私营企业抱有极度偏见的人坚决反对由星辰独立经营这家晶圆厂,他们提出的理由就是国家安全,这是一顶大帽子,一般人都反驳不了。因此,这些人提出应该由国家或者选定一个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来代替星辰这个私营企业,与摩托罗拉展开合作。
但是这个提议后来遭到了摩托罗拉的反对,因为与星辰的合作最直接的基础是其所拥有的专利技术,这一点是其他合作伙伴所不能替代的。
于是又有人提出了国家也投资一部分,入股晶圆厂,共同参与晶圆厂的管理,但还是遭到了质疑,因为在某些人来看,这不是国家要不要参与的问题,而是私营企业根本就不能经营这一类的项目。
顽固派坚守阵地,改革派一时间也无可奈何……不过上层的争论虽然激烈,但是暂时还没有影响到安州市政府的热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