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东岳泰山 上(2/2)
经过四,五个小时的走路,李易一群人终于来到了玉皇顶。一群人不顾他人的看法,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这是累的!而且在路中还休息了老长的时间,这群人中,只有李易他们走了这么长的路,还跟没事人一样,其他的人早就累趴下了,他们还站在好好的!
李易看了看那些毫无风度的坐在地上的人,摇了摇,心里暗道:现在的人啊,身体素质就是太差了,走上这么一点路就不行了!哎,身体差吧,也不去好好的锻炼一下!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嘿嘿,都被这些人给糟蹋光了,还一个个去学什么空手道,什么狗屁的空手道啊,还不是直接把唐手给改头换面了,成了他们独创的了!哎,世风日下啊!
接着看了一眼正在喘气的洪文山,李易嘀咕了起来:“是不是该给他配个保镖啊?嗯,应该需要,虽然现在公司的藥还没遍布全国,以后要是九转金丹一出的话?那些练武之人肯定会为之疯狂的,还是早点找个人去保护他!”
李易跟丁浩三人打了个招呼,然后独自一人在玉皇顶开始闲逛了起来。
玉皇庙古称太清宫、玉帝观,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由山门、玉皇殿、观日亭、望河亭、东西道房组成。
正殿内祀玉皇大帝铜像。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正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1921年增修石栏时王钧题“极顶。”极顶石西北侧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
东面的观日亭可望“旭日东升”,西面的望河亭可观“黄河金带。”
庙前有无字碑,据传为秦始皇封禅立石或为汉武帝立石,又传碑内封藏金简玉函,故又称石函。
玉皇顶前盘道两侧有“五岳独尊”等著名题刻。
东南宽敞的石坪名为平顶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乾坤亭,上刻“孔子小天下处。”亭毁于民国年间,碣毁于1967年。
西南为青帝宫,由山门、大殿、东西配殿组成。再向西为后寝宫,又称神憩宫,有正殿、配殿,祀木雕元君卧像,民国年间毁。两宫建于明,重修于清。
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有一座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奇怪的是,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正因为它没有留下文字,所以此碑究竟是何时、何人所立,便成为一个疑问。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