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燕屏公主(2/2)
上皇认张燕为义女纯系情感使然,她被封为公主亦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过肃宗则另有想法,李辅国专权朝中无对手以至骄纵太过无法驾驭,急需有人来克制他。李荃居官时短虽有智计终是势孤力单,张燕的出手使他眼前一亮,决定利用她尽可能多地给她权力,使她心存感激甘心为朝廷效力。这样李辅国就会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个用意张燕等人没看出来,李辅国和张后却是感觉到了。
张燕随袁尚书出了宫走不多远便下轿要溜,袁尚书怎肯应允好说歹说把她哄回了家。张燕只不过想找苏半月将册封之事相告,同时也惦记着那些美味的小吃。袁尚书想的是皇上将一个公主放在自己家中,虽说是极大的荣耀,可这位公主放纵惯了不喜管束,出了事可是担当不起,他想和张燕好好谈谈。
回到袁府刚刚坐定管家来报,宫中来人将皇上赐下的宴席,及部分应用之物送到正在门前等候。张燕拔腿就要出去观看,袁尚:"你己经是公主了要顾及自己的身份,坐在这里等他们来见你。"张燕想了想也对,堂堂的公主岂能乱跑,可是不跑坐在这里又觉难受只好说:"叫他们进来吧。"说完正襟危坐面孔朝天使劲端起了架子。袁尚:"倒也不必如此。"一个看来十**岁的小太监随老管家走来,先参见公主,然后命别的小太监将室内腾出一块空地儿,整整衣冠恭身而立叫道:"陛下有旨,赐燕屏公主御膳一桌,御酒十坛!"众位小太监排着队搬了进来,按老管家的指点放好两张八仙桌全都摆满。
刚刚忙活完那个小太监又宣道:"陛下有旨,赐燕屏公主黄金五百两白银两千两,绸锻二十匹,妆台一付百宝箱一只"大家又是一阵忙乱。小太监还要宣读张燕听得烦了道:"你叫什么名字?""回公主话奴婢叫小拴子。"张燕道:"你这个名字有趣儿好记,小拴子,把你拿的那些单子给我来看。"张燕拿过一看有六七页纸上面写得满满的,都是什么瓷瓶香笼珊瑚树,文房四宝孔雀翎,龙涎香龙脑香,沉香宝鼎象牙雕我要这些干什么,当财主吗?她摇摇头向下看去,上面竟然写有宫女两名,看到最后她高兴了原来上写白犀软甲一付。"这个我喜欢,你给我拿过来。"张燕指点着说道,"两个宫女也可以留下但是年岁若比我大的不要,其他的东西由老管家过目就可以了。"张燕刚刚说完走进两位小宫女,她们一样的身材一样的衣衫,一样的俊俏和机灵,都是十三.四的年岁。一个手捧紫檀木盒另一个手捧自色包袱,齐向她行礼道:"奴婢秋儿.月儿参见公主。"张燕一见就喜欢上了,她想自己当年也许就是这个样子。秋儿呈上紫檀盒道:"这是上皇送给公主的珠饰。"张燕对什么饰之类的东西并不看重,听说是义父送的心里可就喜欢,打开一看黄澄澄金闪闪动转之下五色宝石熠熠生辉。
月儿道:"这是一付白犀软甲。"张燕忙打开一看立刻神采飞扬起来,这是一付贴身穿的甲胄,表面是一片片的白色犀牛皮既薄又韧,寻常刀剑很难刺穿。里面是一层漆成白色的镔铁连环,穿在身上可以说是刀枪不入。贴身穿好外面罩上衣衫根本看不出来,重量又轻不及寻常索子连环甲的三成估计也就是四五斤重。她喜爱极了在身上比来比去真是爱不释手。"现在没你们的事儿,先去玩吧。"她二人齐声应答却站在了她的身后。
"公主,临来的时候太上皇命奴婢给公主带来一笼细点,还有各种时鲜水果两篮。"小拴子说道。张燕心里非常高兴,义父连这种小事都挂在心上,便命他们搬进来。"公主,还有一件事,"小拴子道,"少府监织染方和组绶作的师付们正在外面候着,他们是奉旨来为公主量体裁衣的,可否命她们进来?""又有这许多罗索,我这衣裳不是挺好的吗?"张燕向袁尚:"进来吧。"走来五位工匠,量的量记的记好不容易忙完了。小拴子和老管家将全部物品交割清楚后来见公主。
"小拴子,你来宫中几年了,管到东市买东西吗?"张燕时刻不忘恶宦之祸,"回公主话,奴婢到宫中三年了,为宫里置办东西的都是北司的公公们,那是肥差轮不到我们的。"小拴子答道。张燕感觉他还不坏便正色道:"小拴子,你给我记住,为人处事心要放正,不论何时何地自己的身份多高也不可欺压百姓。"小拴子连连称是。
因小栓子没去东市勒索百姓,看来同是太监,和李辅国他们并不是一路。见他们辛苦了这许久于心不忍便想赏赐他们,又不知多少合适便向袁尚书求教。"以你的身份来说,每人一两银子既可。"袁尚。
一两能干什么,"秋儿.月儿,给他们拿银子,每人一锭。"张燕说道。小栓子道:"公主万万不可,那一锭可就是五两奴婢可不敢领受。""罗嗦,"张燕道,"领完赏就回去吧。"众太监和工匠们喜出望外,领了赏银拜谢而去。
终于清静了,张燕道:"给管家伯伯和杏儿姐每人两锭。"他们非常高兴,这可是十两啊,两年都攒不出来。她又给秋儿月儿每人一锭,她们认为自己什么都没干不应领赏。见她俩懂事张燕很是满意道:"以后咱们在外边的时候多,买个鞋袜的总得用钱。你们拿着吧,可以省我的事。"她二人这才各取了一锭。
"袁伯父,皇上赐下御晏有这么多,要不咱们将大家都找来共同享用?"张燕说道。"公主心地淳善有好事总想着别人,我看使得。"袁尚。张燕又向袁夫人的丫环道:"杏儿姐你带着秋儿.月儿去买几身衣裳尽量选相同花色的。在外边总穿这种宫中的衣裳多有不便,顺便去济仁堂一趟,我姐姐若是回来了请她过来。"老总管也出去请苏半月.罗霄等人。
见他们都出去了张燕道:"伯父,我还有件事很费心思,就是这几天要去拜见张后的事。李辅国吃了我的亏,张后是不会善罢干休的,这次会面估计不会太平。"袁尚书见张燕能看透此事觉得很不一般,但张后的歹毒令人生畏便叮嘱道:"张后和李辅国勾结在一起,实是互利用各有野心。张后的目的是废掉太子立她亲生的儿子李召,李辅国则是想摄政。你这一惩戒李辅国张后肯定视你为敌,她性情乖戾我行我素惯了,若是拜见于她要格外谨慎。她不生事最好,她若生事你能忍则忍。要知道皇上和她终是夫妻,表面上虽冷淡感情还是有的。"两人正说着话袁夫人走来,说外面来了许多给公主送贺礼的人,袁尚:"家里的人都出去了,看来只好微臣去应酬。这礼是收还是不收?"张燕道:"这些官员良莠不齐贤愚难辨,干脆全部回绝,倒是有必要将名姓记下,总算是人家的一片好意吗。"袁尚书匆匆去了。不一会听前院有人吵闹,接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嗵嗵"而至,何人如此大胆,袁夫人紧张起来,张燕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