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2)
第14章
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时期,环绕中南海建有一条窄轨铁路,用一小火车头拖带着几节车厢,供她和皇室的人乘坐游览之用。袁当了临时大总统,搬进中南海后,下令将小铁路拆除,改建环海马路,在中南海上添置了几艘大、小画舫,又从外国买回两艘汽艇。每年夏初,还在环海搭架逾人高的席墙,用以分隔内外,至仲秋时才将席墙拆除。夏令时节,袁之内眷经常来海上荡舟纳凉,有时袁也携妻妾乘画舫饮宴。每年入夏以后,整个中南海便成了袁的私人花园,任何人未经他的许可,是不准在海上乘舟游览的,他也从未在大画舫上宴请过外人,今晚乃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这天下午,当段祺瑞、唐在礼、段芝贵、陈宦等正在军事处开会时,袁突然满脸推笑地走了进来,大家都以为他要听听发兵南方的情况,却见袁摆着手,乐哈哈地说:“不谈了,不谈了,各位连日操劳,够辛苦的了,今晚我特在画舫上设便宴酬谢诸位。哈哈哈,走吧!走吧!”
座上4名大员一听,立时受宠若惊,赶忙连连道谢。
路上,4名大员都知道袁大总统宴请他们,必是事出有因。他们都认为,袁今晚肯定高兴了,出兵征讨南方革命党的部署全都就绪。孙中山电文引起袁的不快就快解除。袁的这几个心腹幕僚的揣摩自然是有根据的。
4月初,当袁收到孙中山发来劝他下野的电文时,他一手拿着电报,一面杀气腾腾地对手下人说:“哼,孙文要我下台,婊掌的!你们听听孙文在说些什么,‘公今日舍辞职外,决无他策’,还有还有,‘若公必欲残民以遂,善言不入,文不忍东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次事对君主之决心,反对公之一人,义无反顾’,好家伙,孙文还想跟老子干啦!哼,婊掌的!可告谕国民党人云,我现已下决心。孙文左也是捣乱,右也是捣乱,他除捣乱外再无别的本领了。哼!孙文此举其意也在于捣乱,我袁世凯就是不能听人捣乱。孙文若敢动枪动炮,或另行组织政府,我就发兵征伐,而绝无姑息养奸之余地。”
袁全线出击,加快了各方面的部署:差人到上海把凶手武士英、应桂馨除掉,来个杀人灭口。派密探到南方各省观国民党党魁的动向,收买和恐吓南方国民党军政要人。黎元洪头一个俯首听命,给袁发了“元洪惟知服从中央。长江下游,誓死搘柱,决无瞻顾。倘渝此盟,罪在不赦”的投降电。秘密捕捉和处决了孙中山命令南京第8师派到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募兵的人员。采取非法手段向五国银行团借得2500万英镑巨款,扩充北洋军,购买武器弹药。把赵秉钧赶下台组成了以段祺瑞为总理的军人内阁。命令北洋军秘密南下,第一军左司令李纯、右司令王占元率北洋第6师和第2师的一个混成旅,沿京汉路南下,已抵江西九江;第二军军长冯国璋率禁卫军一个旅、直隶第一混成旅,外加两旅一团和张勋的辫子军,沿津浦路南下,已逼近南京;海军由郑汝成、汤芗铭率“应瑞”、“肈和”、“飞鹰”等兵舰沿长江南岸,直插吴淞。接着又下令罢免紧跟孙中山的“死硬分子”江西都督李烈钧;下令免去胡汉民广东都督职,调任西藏宣慰使;免去持观望态度的柏文蔚安徽都督职,调任陕甘筹边使。这样一来,袁认定他的军事势力和政治地位日益巩固,不怕国民党人捣乱了,于是心情十分欢快,经常携带三妻四妾荡舟赏玩,有时还跟几个漂亮丫环****作乐。
此时,袁在总理段祺瑞和干儿子段芝贵扶搀下登上了画舫,唐在礼和陈宦紧随在后上了船。入席后,舫内回壁、环海建筑物上的灯光骤然全亮了,映在中南海上,绚丽多彩。
袁世凯下令开船。唐、陈二人细心地觉察到,今晚拖带大画舫的汽艇和画舫上的内侍不多,仅各两人,而且清一色是袁的心腹和同乡,汽艇的把舵者竟是袁的内侍军官陶树德,张罗送菜饮酒的是袁的上房总管事申明善,总之没有一个外人。因此,他俩都猜有什么秘密,但一时又猜不出。“二段”则毫无表情,一左一右紧挨袁世凯,一个给袁夹菜,一个给袁斟酒,一唱一和,好不热乎。
画舫缓慢地驶向湖心。袁笑眯眯地立身举杯劝酒:“各位连日来为同事操劳,敝人十分感谢,特在游船上设便宴酬谢,大家一边乘舟畅饮,一边观赏夏日中南海夜景。来来,请请,我平日很少饮酒,今晚高兴嘛,也陪各位喝一盅。哈哈……请请!”
“袁总统,”段祺瑞又给袁夹了一块烤鸭,得意洋洋,“听说孙文已说服党内好些骨干和军人,扬言要来一场‘二次革命’,他还亲自派人去南京活动多次,嘿嘿,这个孙大炮,……嘿嘿……”
“老弟,你瞧不起孙文?我可是知道这个当年被称作‘四大寇’之一的孙文的厉害。”袁虽说得很认真,可脸上始终装着笑容,“你以为他这尊大炮放不响了吗?错了,他的‘革命’可不是空喊的,他更不会伸过脖子挨你的刀锋,也不是举着鸡蛋来砸你的石头,明白吗?哈哈……”笑声忽停,“你这位内阁总理上任已有多日,而对南方这般混乱局势,应该给各省发个通令,镇一镇逆党叛徒之凶焰嘛。嗯,我口授电文,你记一记,明日就发。”段从内侍手中接过笔和纸,他又骂了一声:“婊掌的!”慢条斯理地将电文一一道出。
电文“传谕国民党人:现在看透孙、黄除捣乱外无本领。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我受4万万人民付托之重,不能以4万万人之财产生命听人捣乱。自信政治军事经验,外交信用不下于人。……彼等若敢另行组织政府,我即敢举兵讨伐之。”
袁世凯并非吓唬人,6月9日就借口李烈钧反对借款,不服从政府,免其江西都督职,之后又解除胡汉民广东都督、柏文蔚安徽都督的职务。7月5日,北洋军进逼九江,迫使国民党不得不应战。
孙中山从迷误中猛醒,认为“非去袁不可”,主张立即兴师讨袁。但此时国民党内部意见分歧,阻力重重。黄兴对武装讨袁没有信心,他始终看到袁世凯背后的外**舰,主张等待查明真相后,听候法律解决。广东都督胡汉民正在跟陈炯明争夺广东地盘,顾不上考虑反袁问题了;孙中山再催促他一下,他又以“时机未至”而搪塞,拒绝在广东宣布独立。陈其美等也以没有海军防守,反对先在上海等地独立。
安徽都督柏文蔚准备向袁妥协,湖南都督谭延闿持观望态度。只有江西都督李烈钧和一些“激烈分子”拥护孙中山的主张。大部分国民党议员则留恋名位,主张在北京联合其他党派,以国会的力量从事“法律倒袁”,继续走已被“宋案”证明走不通的议会道路。
在国民党人优柔寡断、争论不休的时候,袁已积极准备对革命党人进行武力镇压。“宋案”证据公布之前,他就对其亲信秘密下达动员会,准备内战。为了筹集反革命战争经费,他不经法定手续,不惜出卖国家权益,来了个“善后”大借款。4月26日,他指派赵秉钧等同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谈判,以盐税和海关税做抵押,把交涉经年未定下来的2500万英镑的所谓善后大借款的合同签定了。扣除折扣、到期的借款和赔款,袁实际能拿到手的不过760万英镑,而规定47年还清的本利为6785万英镑。尽管条件如此苛刻,袁为了发动反革命内战的需要,也在所不惜。共同的反革命利益,使帝国主义和袁世凯加紧了勾结。列宁当时就指出:“中国的新借款被用于反对中国民主派,拥护准备实行军事独裁的袁世凯。”
袁世凯刺杀宋教仁的反革命罪恶和“善后”大借款的卖国罪行,遭到国会中的国民党议员的反对。他们表示未经国会同意,此项借款为不合法,不能予以承认。袁立即指使民主党、共和党、统一党合并,组成以梁启超为实际主持人的进步党,以对抗国民党;同时授意北方各省都督通电斥责国会反对借款为“不顾大体,无理取闹”,在国会内外向国民党议员施加压力,把“法律倒袁”的微弱呼声很快压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