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亲戚(2/2)
青云干笑着无言以对,但钱老大夫也没为难她:“罢了,见一见也好,若真是你亲戚,我得把你生病情形告诉他们。只是我一会儿还有病人要来复诊,暂时走不开。你先过去,待我看过了病人再来。”
青云无法,只得应了,告辞了他们继续出城。
西城门外,早前那荒凉混乱场景已经有了改变。因县令周康发了话,又有刘谢面子,县衙工房没多加为难就开出了文书,允许流民们这片土地上修整路,并河上加盖桥。路虽然只是简陋土路,但还算平整宽敞,已有不少载有货物马车上面行走。远处曾经是杂木林子地方,则有人那里建造窝棚或木屋,想必是下山流民们预备那儿安家。
青云心想,这块空地拿来安置下山流民,这没什么,只是得好好规划,不然一旦回复到过去那种乱糟糟场面,这条路就废了。哪有客商愿意带着价值不菲货物从一群曾经是强盗流民身边走过?只怕连一水之隔同福客栈都要受到影响。
到了河边,又是另一副景象。建桥位于河流下游处,河面很宽,但水流平缓,桥基底是几块将近一立方米大石块,桥面又加固、加宽了,完全可以容纳两辆装满货物大车并排驶过,即使车上载有千斤货物,也不能让桥动摇分毫。林子里道路也被开辟出来了,前来同福客栈投宿客商越来越多,连带城中客店与大车店也沾了光,生意越发兴旺起来。
这是一条前途光明商道,它不仅仅能造福于流民,同样造福于整个清河县,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它被毁掉!
青云决定回城后就找干爹说这件事,一时间倒是忘记了心中紧张和恐慌,待踏入同福客栈大堂,她才忽然记起自己是来干什么,一时僵住了。但王掌柜已经面带笑容地迎了上来。
“青姐儿,你可算来了!我们都等半天了,怎么这样迟?”王掌柜高兴地把她拉到柜台前方一张桌子前,“看你认不认得?这位小曹大夫是你家亲戚!”
那人背对着她,看起来身材有些瘦削,年纪不大,穿着一身深青色细布直裰,收拾得很整齐干净。待他转过身来时,青云忽然间觉得不紧张了。
这人她见过一回,就是周县令刚到县衙上任那日,她街上偶然撞到那个少年。若这人是她亲戚,那还真是巧,但有一件事她可以确信,就是他也不认识她!
她露出了甜甜微笑:“我见过你,就是那天县城里,我没看见你从另一个方向走过来,撞了你一把。”
少年似乎也十分吃惊,盯着她发了三四秒钟呆,才笑说:“我也记起来了,当时竟没认出来!”
王掌柜吃了一惊:“怎么回事?小曹大夫,你跟青姐儿是亲戚,却没见过她?”
“小时候见过一回,那时候她还不会说话呢。”被人称作小曹大夫少年笑得一脸亲和,“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哪里还认得出来?看来她也不认得我了”
王掌柜释然了,哈哈笑道:“青姐儿大病过一场,以前事忘了许多,不记得你也是正常。你多给她讲讲家乡事,她兴许能想起来呢!”
小曹大夫怔了怔:“忘了……以前事?”
青云见王掌柜先泄了自己底,只得老实说:“这是大半年前事儿了,当时我父母去世了,我太伤心,就生了病,听人说发了几天热,醒来就把前事都忘了。因此……我是真不认得你,你是我什么亲戚?”
小曹大夫不知为何,双眼只是盯着她看,沉默着不说话。
青云心中疑惑,就改问另一件事:“你一个月前已经到这里了?找到我了不少时间吧?你怎会知道我清河?”
小曹大夫仍旧沉默着,这时候门口有客人来了,王掌柜便道:“你们先坐下说话,我去招呼客人,失陪了。青姐儿,你自己倒茶啊。”匆匆迎了出去。
青云就自行桌边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喝了一口,见小曹大夫仍盯着自己看,不由得奇怪:“你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不……没什么。”小曹大夫似乎有些沮丧,低头也抿了口茶,“我没想到……你会忘了以前事。”
“哦……”青云眨眨眼,“不要紧,你告诉我就好了。你是我什么亲戚呀?是我爹那边,还是我娘那边?说起来,我家乡到底哪里?”
小曹大夫笑了笑,又低头抿了口茶,眼神闪了闪,才放下杯子,淡淡地说:“其实我只是你家远亲,你父亲族人听说我要往清河来,就托我帮着打听你一家消息。我原本只知道你父母可能到了清河,可能是随流民们一起来,至于别,就不清楚了。我了一个月时间,才打听到你父母曾与这里王掌柜同行,然后从王掌柜处听说了你父母已经亡故事。我原本还以为……能从你这里知道多事。”
他把手伸进袖内,掏出一样东西来:“你看这个,这是你母亲家人交给我,原本是一对,你母亲有一支,听说是常年戴着,你可认得?”
青云一看,原来是只银凤簪,她好象听马大婶提过,姜青姐母亲有这么一支簪子,便接了过来细看。
簪子做工十分精细,小小银凤不过一寸大小,却连身上羽毛都清晰可见。凤口垂下珍珠,颗颗浑圆,下方红宝石果然如马大婶说,象血一样红。
青云心想:这支簪子一定很贵重吧?而且绝不是一般工匠能做得出来。
簪身上好象刻着什么东西,她摸到上面有些凹凸不平,拿到眼前细看,认出那是两个小字:碧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