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乌龙骊(1/2)
古小月跟着张骞缓缓向前,突然勒马矗立,古小月饶有兴致的眺望着秦王行宫驯马场的壮阔景色,只见牧场地势平坦辽阔,芳草如茵,确有一种王者的气息,牧场中央有一个坚固木栏围绕而成的十来亩大的围栏,围栏两侧有两排长长的木头搭建而成的马厩,左右马厩之中养有百余匹健壮烈马。
见到浩浩荡荡的百余人组成的羽林郎队列前来这秦王行宫,行宫管事急急忙忙的出来迎接,道:“下官叩见公主。”
平阳公主望着这壮阔的驯马场场景,道:”都平身吧,你们各自忙各自的吧,我只是来参观参观。”
说的是让他们各自忙各自的,可谁敢真正的弃公主于不顾而独自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于是仍然有一批行宫管事紧紧跟随在平阳公主身后,平阳公主似乎早已知道是如此结果,也不责备,既然他们乐意跟随在身后,就让他们跟随在身后吧。
忽然平阳公主问道:“我可听说当年秦始皇就曾在此处训练过马匹?”
行宫管事急忙回到道:“公主所言极是,当年秦始皇天性喜好外出游猎,曾经有一次他游猎至此,意外现一匹白色野马,一看这白色野马就知道是那种神驹,于是便命令卫士围捕,可惜神驹天性敏捷,在众多侍卫的围捕下仍然来去自如,而众侍卫却累的大汗淋漓。秦始皇见是如此神驹,便亲自上阵追捕这匹神驹,花费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这白色神驹驯服,得此神驹,秦始皇甚是高兴,于是便在此处留宿一夜,因此从此以后此处也叫做御宿,后天秦始皇见此处风光旖旎,芳草如茵,于是在此处修建了一座行宫,就是如今的秦王行宫,这里也很自然的就成为了秦始皇的皇家驯马场。可惜大秦帝国灭亡以后,御宿荒芜了,行宫也破败了,就连曾经壮阔的驯马场也不复存在了。”
平阳公主听着行宫管事的禀告有些疑惑了,于是问道:“大秦帝国的驯马场不复存在了,那眼前这个驯马场又是为何人所开辟的呀?”
行宫管事望望站在平阳公主身旁张骞,如此道:“禀告公主,今年初春的时候,张骞张大人无意路过此处,意外现此处地势平坦,牧草丰美,水源净洁,宜于驯马,是建立皇家训马场的不二选择,于是向陛下建议挑选各地烈马,到此调训,如此一方面可以向宫中供给骏马以待御用,一方面也可以锻炼羽林郎驭马驯马之技能,如此一举两得,因此得到陛下的批准,开始再次开辟建设皇家驯马场。”
平阳公主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啊。”
平阳公主在两侧马厩外巡视了一遍,向身边的张骞道:“张大人果然见识非凡,但不知此处共有多少匹烈马?均是来自什么地方的呢?”
张骞恭敬道:“禀告公主,现今此处马厩之**有一百一十一匹,均是来自河套、朔方以及匈奴天山等地。”
“啊,这里还能有匈奴的天山马?”平阳公主甚为惊喜,又好生感慨,道:“想匈奴骄横猖獗,有恃无恐,屡屡进犯我边疆,全然依仗他们拥有这无数的天山骏马而已。本公主曾听闻这天山马就和那匈奴一般桀骜暴躁,难以驯服。今日我倒想要好好见识一番,张骞,你去挑一匹这里最野最烈的未驯服的天山马来!”
张骞一阵蹙眉,但公主的命令不可违,只好应声而去。
平阳公主登上一个砖堆砌而成的看台,看到出来,这里是专供贵宾赏马之用,平阳公主凭栏小憩,享受着宫中侍卫敬献的丰富的便宴,卫青早已规规矩矩的来到平阳公主的身旁,为其斟酒倒茶,侍奉于侧,众多羽林郎则是伫立于看台之下守候。
古小月和张奇峰则是围绕着马厩转,就像乡下人进城一般,东瞧瞧西瞄瞄,仔细的打量着马厩之中的每一匹烈马,完全不把这平阳公主放在眼里。
大约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只见张骞牵着一匹浑身黑亮如漆、矫健有力的天山马前来。
平阳公主看到这天山马的雄壮样子就深深的喜欢上了它,问道:“这天山马可曾有名字。”
张骞拱手恭敬答道:“禀告公主,这匹天山马名叫乌龙骊,尚未得以调训,暴烈异常,力大无穷,实乃难得的神驹。”
如此神驹如何能叫人不喜欢,平阳公主更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驯服这匹野马,于是她突然站起来向台下的众多羽林郎朗声道:“你们都听好了,这匹神驹的名字叫乌龙骊,现在羽林郎中凡有能够驯服这乌龙骊者,本公主定当给他加禄一百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