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交换(1/2)
平阳公主顿时对这织布纺锦很是感兴趣,观赏之时拉拉了古小月的衣袖,问道:“你知道他们织的这散花绫和龙凤锦到底是个怎么回事吗?”
古小月可谓上知天理,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对这纺织之事还真是一窍不通,只好苦笑道:“公主实在高看古某了,这纺纱织布之事古某还真是七窍通了六窍。”
平阳公主疑惑了,什么叫‘七窍通了六窍’啊,只好讪讪问道:“什么叫七窍通了六窍啊,为什么还有一窍没通呢?”
古小月耸耸肩,一脸笑容道:“既然还有一窍没通,当然就是一窍不通了,呵呵……”
平阳公主想了半天才明白古小月的意思,顿时就笑岔了,粉手轻轻的锤了古小月一下,本来还想多锤哈古小月的,但碍于公主的身份,平阳公主只好忍住了。
平阳公主笑了好久,笑得脸颊肌肉都痛了,肚子都痛来受不了,连眼泪的笑出来了,最后好不容易才收住,但想起古小月那严峻的表情又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最后只好刻意压抑自己不准笑。
最后平阳公主找到张骞询问,张骞耐心的向他讲解散花绫和龙凤锦的质地、色泽、图案等方面的工艺特点,又对斜织机和提花机作了详细的讲解,并指着这两种织布机不同的构件,向平阳公主解释讲解其功能特点和*作要领,只见张骞言辞明晰,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而旁边的平阳公主也是边看边听,频频点头,似乎真听懂了张骞的讲解一般,十分满意。
突然,平阳公主直言不讳道:“咦,说来还真是奇怪,你个五大三粗的大男子汉,朝中大臣,真没想到竟然还会对女人家才干的纺织活儿如此精通?”
张骞讪讪笑道:“公主有所不知,下官出身农家,在故乡农村耕读十余载,因此农家的活儿下官基本上都会干。下官小时候曾常常跟着母亲去桑林采集桑叶,用鲜嫩的桑叶喂食蚕宝宝,在那段时日里下官几乎天天都看着母亲育蚕、缫丝、纺绫、织锦,如此天长日久,耳濡目染,自然也就将这些活计一一学会了。
平阳公主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啊,不知张大人成家了没有啊?”
张骞如实道:“禀告公主,下官已经成家了,三年前和同村的一个农家女结的婚。”
平阳公主感了兴趣,问道:“那你妻子长得漂亮吗?脾气好吗?你爱她吗?”
张骞拱手道:“家妻是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蒲柳之姿,平平常常,但它脾气很好,很温和。读书不多,只能识些常用字,但她心灵手巧,是下官家乡一带顶尖的织锦女,我与她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成婚后我们都很恩爱。”
平阳公主笑道:“张大人真是幸福,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我倒想见见你的妻子,有空之时一定要请她到我府上来一叙,让她好好教导教导我府上那些笨手笨脚的傻丫头,让她们也知道如何纺绫,如何织锦。”
张骞恭敬道:“公主过誉了,听从公主安排。”
平阳公主娇笑道:“是张大人过谦了吧,呵呵。说实话,今天真谢谢你了张大人,今天来到这里,真是大开眼界了,尤其是听了你的解说之后,我现在才知道父皇穿的龙纹锦和我这穿的凤纹锦到底是如何织成的,看来之后才知道,真是‘寸缕之丝,来之不易’啊,以后真是要好好珍惜。”
张骞恭敬道:“公主能明白,真乃天下之福。”
平阳公主一行有来到另外一间茅舍,只见这间茅舍之中堆满了的散花绫、龙纹锦和凤纹锦,平阳公主欢喜的跑过去,捧起一匹凤纹锦,摸了又摸,看了又看,赞叹道:“这真是太美了,简直就是人间的珍宝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