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启程【一】(1/2)
昨日已经挑选好出使西域的使者,现在万事具备,只等着出了。
这个古小月仍然早早了起来,这倒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古小月一早就一个人出去了,没有给任何人说过,他也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自己的行踪。
这一天古小月很晚才回来,回来的时候还带着四个能够用手推的箱子,没人知道这箱子里面装的是什么,不过可以看得出来,这东西并不是很重。
……
翌日。
整个京城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就像是特意为送行古小月出使西域的使团的绽放的花朵一般。
高耸南天的龙楼门各位巍峨壮丽,城门上彩旗招展,五彩缤纷,各位的漂亮。楼门上,两条鸾金铜龙昂翘尾,金光闪闪,盘绕在楼顶上。
龙楼门,又叫直城门,是京城西面三座城门居中的一座城门,因为城楼上塑有两条铜铸的巨龙,因此被人们称为龙楼门。
这一刻天色还尚早,城门还没有打开,门外城墙下就有一百多明全副戎装的羽林郎队列整齐地守卫着。而早已经等候在城门外护城河西面的京城的百姓们竟然有数千人之多,中国人就是这样,其他的不怎么积极,看热闹到是蛮积极的,一听到什么地方有点什么事情,立即就起哄前去围观。
人们都知道,今天是一个非常隆重而热闹的日子,汉帝早已经在三天以前就已经昭告天下,今天是咱们大汉王朝出使西域代表团启程的日子。这一天大汉王朝出使西域全权使臣古小月将带领着数百人的使者团离开京城,奔赴西域,就连当今大汉王朝的圣上都要亲自来为他送行。
数百人的使者团集体出使西域,这是史无前例的,这将是以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所有想来看热闹的,想来瞻仰圣容的,想景仰大汉使臣风范的京城百姓,就连京城中一些官宦人家,都到这龙楼门来目睹这一盛况了。
不出片刻,吉时已到,刚才一直紧闭的城门打开。
大汉使臣古小月带领着他的手下使者衣冠崭新,骑着骏马,觉得“汉”的大纛,带着辎重车马,威风凛凛,浩浩荡荡,从西门大街而来,走出城门。
一路上京城的百姓们夹道相送。
古小月骑在骏马上,领先在前,手持汉节,徐徐而行,器宇轩昂,神态庄重,此刻,他不禁一惊成为整个京城万众瞩目的非凡人物。
神色欣喜的甘父,也穿着汉朝使者特有的服装,骑着骏马,紧紧的跟随在古小月的身后,见到那么多人,甘父不由的感到兴奋,这是他这辈子说收到的最高的礼遇。
张奇峰虽然没有穿汉朝使者的特有服装,但他也骑着骏马,紧紧跟随在古小月的身后。
在后面则是仅仅跟随的百余号的使者,他们个个神采飞扬,威武庄严。
古小月以及跟随在他身后的使者们从吊桥上跨过护城河,向西行进。
九陌之一的西郊大道两旁,挤满了前来瞻观送行的京城老百姓,他们排成长长的两列,人数达到数千计。
古小月和使者们所到之处,鞭炮燃响,人群中爆响起阵阵的欢呼声:
“大汉使臣!马到成功!”
“大汉使臣!马到成功!”
……
古小月听到百姓们的呼喊,也是一阵激动,自己活这么大了,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古小月双手抱拳,频频向着京城的老百姓们致谢。
甘父、张奇峰,还有紧跟在后面的使者们也是激动不已,自己跟着古小月出使西域,这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就算死,也举得值得了,人一辈子不求活的好长,但求活的精彩!使者们连连向民众,以及前来给他们送行的亲朋好友们挥手告别。
京城中许多人还意犹未尽,而别是那些使者们的亲朋好友们,他们紧紧的跟随在大汉使者团的后面,人流如潮涌,涌向西郊的十里长亭。
在使团到达十里长亭的时候,古小月突然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因为在出行之前郎中令石建已经清楚的告诉了他,汉帝将要在这里亲自为他送行。
古小月粗声喊道,“各位使者们,下马休息,恭候圣驾!”
所有的人,包括古小月,大家都齐刷刷的翻身下马。
古小月和使者们都下了马,古小月要求所有的使者在西郊大道的两侧休息,人不离马,列队休息。
古小月将使者团的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之后,在放心的离开。
古小月看见路旁的长亭红柱,油漆是全新的,上亭的石阶和亭中的地面均是铺设有大红地毯的,亭子内摆放有铺着玉黄色的锦缎座椅,数十名羽林郎环绕在亭子的周围,所有的羽林郎交叉守卫。
只看这阵仗,古小月知道这长亭是汉帝临时休息的地方。
不用猜也知道,此刻汉帝就在亭子之中,等候古小月的到来。
正在古小月犹豫怎么进去的时候,突然卫青从长亭之中走了出来,今天卫青换了一身衣服,并不是前几天古小月看到的御前侍卫的衣服。
卫青见到古小月一脸的兴奋,满脸笑容的走到古小月的身前,道,“古大哥,我们又见面了。”
“是啊,本来不想见到你的,怎么这么快又见面了!”古小月调笑道。
“难道古大哥不想见到小弟吗?”卫青假装伤心道。
卫青的这点小把戏哪能瞒住古小月,古小月根本不理会卫青委屈伤心的样子,继续打击道,“当然不想见到你了,你也不去照照镜子,你是不知道你多么的影响市容市貌了。”
“影响市容市貌?”卫青不解道。
古小月突然想起他并不懂自己的幽默,自己有点对牛弹琴的味道,笑道,“没什么!?”,古小月顿了顿,继续问道,“对了,你怎么会在这里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