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收个小弟(2/2)
李建宏没想到古小月答的如此轻松,这是他逛窑子的时候听到别人提的问题,当时他想破脑袋都没想到答案,最后还是去请教别人才知道答案的,没想到古小月会答的如此容易,看来古小月也去逛窑子的时候知道了答案。于是李建宏道:“第一题算你运气好,第二题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听好了,第二题:一个夜晚你没有找到客栈,就搭了个帐篷睡觉,半夜你醒来见到一轮明月,满天繁星,那时你会现什么问题。”
古小月不假思索道:“当然是现我的帐篷被人偷走了或者被风吹跑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想难道我。”
李建宏一阵无语,没想到古小月如此厉害,看来古小月一定是风花雪月场所的常客,因为第二个也是他在逛窑子的时候听到的。
李建宏道:“看来我不出绝招是不得行了,听好了,第三题:京城有个男子娶了个匈奴女子为妻,有一天匈奴女子去菜市场买菜,想买鸡胸肉,可因为不会说汉语,因此在卖鸡胸肉的摊位前一会儿学鸡叫,一会儿指着自己的胸部,几次这样,卖鸡胸肉的老板总算明白了她了意思,卖了一块鸡胸肉给她。第二天匈奴女想买香肠,于是叫他丈夫去菜市场买,请问为什么匈奴女要叫她丈夫去?”
这个问题有点难但也有点简单,古小月陷入了沉思,说难是因为古小月暂时还不知道答案,说简单是因为按照逻辑是因为她丈夫有她所没有的东西,可古小月知道这肯定不会是答案,这是一个陷阱,正等着他跳。
李建宏见终于难住了古小月,不由的一阵自豪,道:“这个不知道了吧。”
突然古小月脑中一阵灵光,道:“不好意思,我知道了,是因为匈奴女的丈夫是个汉人,他会讲汉语。”
李建宏颓废的住在凳子上,实在没想到古小月如此厉害,看来这个大哥是当不成了,不知道他会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古小月笑笑,缓缓道:“公子,我出题了,第一题:一斤的铁和一公斤的棉花谁更重。”
这个问题简单,李建宏在小的时候就听过这个问题了,于是不假思索道:“当然是一样重。”
古小月微笑,道:“公子错了,当然是一公斤的棉花更重了。”
李建宏一阵脸红,没想到自己竟然第一个问题就载了个跟斗,而且还是如此简单的问题,只怪自己大意了。
古小月询问道:“公子,我胜了,还有继续提问吗?”
李建宏知道做大哥无望了,知道古小月的厉害了,虽然有些不甘心,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当然只好活生生的承受了下来,同时又希望张点见识,于是道:“大哥,都提吧,也让小弟长点见识。”
古小月见李建宏服输了,也暗自高兴,于是爽快道:“好的,这第二题是:村里有一头牛,它向北走1o米,再向西走1o米,再向南走1o米,倒退右转,问牛的尾巴朝哪儿?
李建宏陷入了沉思,这个有点复杂,先向北走,然后又向西走,再向南走,还倒退右转,不行,晕了,得拿比划比划,于是李建宏开始用手比划了起来,大约一盏茶的功夫过去之后,他兴奋道:“向东。”
古小月问道:“真的吗?确定”
李建宏无比确信道:“确定,千真万确是向东。”
古小月毫不客气道:“错!”
李建宏以无比惊奇的表情盯着古小月道:“怎么会,不行你来比划比划。”说这就要拉古小月来比划比划牛到底是怎么走的。
古小月没好气的说道:“有什么好比划的,牛的尾巴当然是向下的,怎么会向东,难道尾巴也能勃起啊!”
李建宏一阵无语,可也没什么可以驳倒古小月的。
古小月继续道:“这第三题是:一个盆里有六个馒头,六人每人分到一个馒头,但最后盆里还留着一个馒头,你说这是为什么?
李建宏绞尽脑汁,可仍然毫无头绪,这怎么可能呢?没道理啊,最后只好向古小月道:“还是大哥公布答案吧,小弟没想到。”
古小月嘿嘿奸笑两声道:“这个其实很简单嘛,因为最后一个人连盆子一起拿走了嘛。”
李建宏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这也算问题啊?知道自己是被忽悠了,但还真没办法,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只好认栽了,认个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