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2/2)
“他这是在搞分裂搞叛乱。”
徐树铮为了向孙中山表忠心了一份副本到了南京宋庆龄看到电报后感觉事态严重了杨洪森很快就被叫到了总统办公室。
“玉琨你看看这份电报。”
徐树铮汇报的情况蒙古的党部已经来急电不过被杨洪森压了下来现在孙中山手里的这份是他故意疏漏造成的。
“先生关于此事我正在核实。”
“那么说你已经知道了。”
“是的总统。”
“那么核实的情况如何?”
“冯玉祥正联络原北洋的主要将领准备武力抵制先生迁都北上不过暂时没有人响应。先生我认为必要的军事行动可以让其投鼠忌器。”
宋庆龄说“是否能避免战争。”
“先生放心我会亲自安排圆满地解决此事。”
杨洪森信心十足他通过李鸣钟、张之江向冯玉祥传话。冯玉祥行动中央已经知晓他给徐树铮的电报已经被送至总统府孙先生很生气。李鸣钟、张之江不愿背叛冯玉祥又不愿与中央对抗两难之中只好选择下野河南、山东随及落手中央之手。
国内的整个舆论风向也刮了起来冯玉祥给某长官的电报先被上海《申报》给披露一夜间北京报纸相继转载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就在这个时候原河南省省长刘郁芬通电称南京迁都北上此举之目的是为了吞并西北军可是这电一出不但没有得到社会舆论的认同反而使冯玉祥更加被动。
各方势力在“电报门”事件后纷纷表态冯玉祥的舆论压力越来越大。
北京工商业人士、社会名流纷纷来电向冯玉祥寻问此事。
中央方面暂时还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南京方面仍希望通过和平谈判将这一根本性问题彻底解决杨洪森的姿态摆的很高孙中山决定亲自到北京。党内很多人都反对总统的这种冒险行为如果冯玉祥挟持总统威胁中央怎么办?
冯玉祥的选择空间很小在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他终于做出了选择在其授意下西北军鹿钟麟、宋哲元、孙连仲、冯安邦、韩复渠、石友三、佟麟阁、刘汝明、孙良诚、梁冠英等主要将领通电响应中央的号召冯本人随后通电全国。
按照6军部的指示中央军进入京津与西北军换防西北军25万将士正式接受中央番号。
这是冯玉祥几经挣扎之后做出的决定对于他的决定孙中山表示了欢迎。
北京各界数十万群众的夹道欢迎孙中山再次来京冯玉祥到车站迎接他憨厚的脸上一脸真诚的歉意。在红墙内冯玉祥向孙中山提出辞职并希望能借此机会出国考察目的是避开舆论的压力而这正是杨洪森为其提出的建议之一。在西北军的整编上杨洪森做出许诺不打散西北军同时抽调西北军的骨干在近卫军中保留一个西北军的番号。
为了恶心冯玉祥杨洪森借孙中山之手将徐树铮调回了北京。
作为北洋皖系干将徐树铮的斗争策略已经由军事途径转变了政治途径。段祺瑞的雄心虽然还在但是他不认为自己还有机会所以他鼓励徐树铮加入国民党。
孙中山对徐树铮曾经就很欣赏现在更加欣赏在徐树铮的主动要求下孙中山把这个革命投机分子介绍入党。
冯玉祥却对徐树铮愤恨不己他告诫杨洪森要提防这样的阴险小人。
可是阴险的小人也有他的价值。